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沈浩波(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算是小高潮。

《天下第一》连载之后,《武侠版》的销量节节攀升,上个月销量破70万册!

对于一本创刊两年的半月刊来说,这个销量堪称奇迹…

当然比不上肖站哥哥封面的《人物》——当期销量1219万册…

但《武侠版》是纯故事,单价6元呢!

网上讨论度非常高,尤其是天涯论坛,关于《天下第一》人物抄袭的帖子盖了两千多楼…

不过最近讨论的都是朱无视到底是好是坏…

一部武侠小说能有这样的热度,说一句‘奇书’,并不为过。

沈浩波言简意赅,说了想拿下《天下第一》的出版权…

沈旭东对此不是很感兴趣…

《天下第一》的出版,已经有好几家出版社打电话联系沈旭东了,其中不乏长江文艺出版社、团结出版社,甚至包括三联出版社…

另外说一句,《天下第一》的繁体版售出了,由台湾的河图出版社拿下,30万人民币…

毕竟沈旭东至少初出茅庐的作家,30万已经很牛逼了!

而且…直接把钱打过来了…

非常干脆。

繁体出版,就是出版在台湾,销售靠租书店这种模式。

台湾的书一般一本都是在5万到7万字之间,一本书大概能带给作家少则两三千、多则上万元的基础收入。

卖得好的话,收益很高的!

另外说一句,早期的网文,类似《光之子》、《风姿物语》、《天魔神谭》基本都是靠繁体出版养活的…

繁体出版已经售出,沈旭东暂时对简体出版不是很在意,在他看来,《天下第一》最关键的是改编权…

再说了,那么多有名的出版社感兴趣,沈旭东凭什么把《天下第一》的出版权交给沈浩波?

就凭他姓沈?

……

沈浩波只是说了一下目的,然后就拉着沈旭东一起吃饭,聊起了自己的经历:我以前写诗,根本养不活自己…听一个前辈说做图书有钱可赚!然后我就下海了。

参加一次图书订货会,可以收好几百万现金,钱都数不过来。

确实,两千年前后是我国书业发展的黄金年代,随便拿个封面就可以在订货会上收到很多钱,陈明俊、张晓波等策划人就是那个时候浮出水面的。

插一句,陈明俊创立新经典,出版经典文学作品,《百年孤独》中文版,上市4个月卖掉80万册:《德川家康》总销量已达到220万册;《1Q84》卖掉160多万册:《白夜行》200多万册,多了,还有张爱玲的作品累计销量超过360万册;

张晓波创立凤凰联动,最早策划《中国可以说不》系列而崛起于中国出版界——一年销量300万册!

沈浩波显然没这么好运:我拉来一个朋友,凑了15万,搞了一家图书工作室。而且,不到三个月就推出了第一本书《蜡笔小新宝典》。

《蜡笔小新宝典》?那是什么?

漫画啊…

…您接着说!

《蜡笔小新》就《蜡笔小新》,为是么要加‘宝典’两个字?

沈浩波苦笑一下:等我们费劲巴拉卖出2万多册,才发现被骗了,这个行业欺负新人,那些卖书的根本不结账。

后来呢?

苦撑着呗…沈浩波忽然问:春树你知道吗?

沈旭东点头:听过!

她的《BJ娃娃》是我负责出版的…

您出版的?那她新书发布会…穿肚兜也是您策划的?

对!

沈浩波苦笑了一下:《BJ娃娃》是她第一本小说,没什么名气,不搞点噱头出来,很难卖的!

岂止是噱头…

沈浩波把春树打上离经叛逆的标签,最大胆的就是让她在新书发布会上穿上红色的肚兜。

《BJ娃娃》一炮而红,三个月销量过12万册,春树也凭借《BJ娃娃》这部作品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与韩寒、满舟、李杨四人被称为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

你知道我看到《天下第一》,想到的是什么吗?

什么?

后金庸时代武侠圣经!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小说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

大学四年,一起走过,积淀下的情谊总有些难以割舍。

落日余晖斜照飘落的黄叶,光影斑驳,交织出几许岁月流逝之感。

阵阵犹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动声在他身边响起,强烈的光芒开始迅速的升腾,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衬在他背后。唐三瞬间目光如电,向空中凝望。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