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急如火的江夏王终于发怒了,猛地一拍桌子,咬牙切齿地问道:陈留王叔,你是我们藩王中辈分最长年龄最长的。今儿个大家伙都来了,就是要你有个说法,给我们拿个主意。你这一味地推托喝酒,算怎么回事?
发须皆白的陈留王,并未动气,自顾自地喝下杯中美酒。然后慢慢放下酒杯,缓缓说道:你们在想什么,是你们的事。
我老了,没那份胡思乱想的能耐,也禁不起风浪了。
你们有大志向,我没有。我就想看着儿孙都好端端地活着,平安无事的活到老死的那一天。
我是第一个回京的藩王,皇上对我格外优容。赏给我的金银田地最多,也给我的儿孙都安排好了去处。我的长孙进了宗人府当差,其余孙子不太争气,就去读书。等学业有成,宗人府自有安排。
这样的日子,我过得很好,也很知足。
你们不知足,想折腾,随你们去。不过,别来问我,免得连累了我陈留王府上下。
一席话,说得众藩王纷纷色变。
陈留王这是打定主意要向天子投诚,留在京城养老了。
江夏王还想再拍桌子诘问,陈留王已霍然沉了脸:按辈分,我是长辈。你一个晚辈,在我面前拍桌子瞪眼的,成何体统。来人,江夏王喝醉了,送他回府好生歇着。
一声令下,几个身高力壮的侍卫抢了进来,毫不客气地请了江夏王出去。江夏王怒骂出声,不知是哪个侍卫不慎,以肘撞了江夏王的小腹。江夏王疼得差点背过气去,自然也骂不出口了。
屋子里陡然清静了许多。
陈留王又举杯,冲众藩王笑道:呵呵!喝酒喝酒!
众藩王:……
……
当日晚上,安王进了移清殿,将陈留王府发生的事一一禀报给盛鸿:……这个陈留王,果然知情识趣。皇兄厚待他,他心中明白,今日寿宴,根本没给藩王们好脸。
江夏王直接被撵了回去,丢尽颜面。
安王到底还年少,城府不深,提起此事眉飞色舞,一脸快意自得:我在陈留王府安插了眼线。此事我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陈留王又主动打发人到宗人府,悄悄将此事告诉我。
盛鸿眸光一闪,扯了扯嘴角:陈留王是借你的口,向我这个天子表忠心。
安王点点头,低声道:皇兄放心,我知道轻重。是忠是奸,得看行动。几句轻飘飘的话,当不得真。
只听这几句话,便知安王在这数月里成熟长大了不少。
盛鸿心中颇觉欣慰,笑着点头:你说得没错。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凡事都要多加几分小心。
陈留王此人,是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想彻底收服,不是易事。一众藩王,更是心思各异。一个个都在等着看我如何对付颍川王河靖王彰德王。
就让他们看看,我这个天子的能耐和手段。
最后一句,透着冷肃和杀气。
安王听得心里一跳,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皇兄莫非真的要对他们动手?
盛鸿目中闪过冷意:我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若是让儿孙及时归京,可见还有诚服之心。如果继续拖延不归,我就派兵前去,彻底收复藩地。
短短几句话,听得安王心跳加速热血沸腾。
皇兄果然威武霸气!
安王慷慨激昂脱口而出道:我愿为皇兄马前卒!
盛鸿略有些讶然,伸手拍了拍安王的肩膀:你好好当你的差事,将宗人府里的事做好就行了。削藩打仗这等事,就不用你操心了。你那点身手,哪配做马前卒!
安王:……
第1023章 平藩(一)
建业八年,初春二月,春寒料峭。
颍川王三位藩王依旧重病不起,三位藩王世子各自上了一份奏折。奏折里的内容大同小异,归纳起来只有一个主要内容。
亲爹卧榻不起,身为人子,理应随塌伺候。一众儿孙也不敢离床榻左右。恳请天子再宽容一段时日,容他们一尽孝心。
大朝会上,天子盛鸿听完奏折后,神色森寒,冷笑一声。目光掠过众臣的脸孔:诸位爱卿听了奏折,以为如何?
话语中透出的冷意杀意,百官们听得分明,心里暗暗一凛。
颍川王等人的举止,已令天子动了真怒!
老臣们还在斟酌言辞,想着如何劝慰天子平息怒气,不要轻易动干戈。
已有年轻的官员挺身而出,朗声启奏:皇上,众藩王奉旨归京,颍川王河靖王彰德王因病不能成行,也就罢了。皇上下旨,令他们交出藩兵,由世子领着家眷归京。他们以种种借口拖延至今,狼子野心,毕露无疑。
这等行径,绝不能姑息。
第一个挺身而出的,果然又是陈湛陈言官。
陈湛以言辞直接犀利闻名朝堂。亦是天子最信任的心腹最锋利的刀刃。
陈尚书抽了抽嘴角,看儿子那副慷慨激昂的模样,就觉得手痒想揍人。
陆迟为人温润,颇有君子之风。说话时不疾不徐:皇上曾下旨,严令众藩王家眷启程归京,否则,便以谋逆重罪论处。颍川王等三位藩王,一再拖延,没将天子圣意放在眼底。显见他们已有了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