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六宫凤华 第619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大了几岁的霁哥儿抽了抽嘴角。

椒房殿,变成了福临宫。当然不一样了!

尹潇潇不自觉地长大了嘴巴,差点无法合拢:这、这是怎么回事?

赵长卿目光微闪,低声道:看来,母后生病,和这匾额有些关系。

俞太后何等的心高气傲,如何能忍得下这等羞辱!

尹潇潇将满心的疑惑按捺下去:到底如何,我们进去,一问便知。

妯娌两人,领着四个孩子,一起迈步进了寝室。待看清俞太后此时的模样后,尹潇潇暗暗抽了口凉气,下意识地瞥了帝后一眼。

能将俞太后气得昏厥不醒,这对夫妻可真是能耐!

萧语晗颇为善解人意,代帝后出言解释了一番。待听到俞太后是因惊喜过度致使昏厥不醒时,赵长卿的眼角抽了一抽。

尹潇潇也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咳嗽一声道:母后病了,我们都得伺疾。不过,也无需都陪在床榻边。皇上皇后还有诸事忙碌,伺疾之事就交给我们吧!

第888章 病重(二)

俞太后被气得病倒不起,盛鸿从容稳住朝堂,谢明曦便可以出手清理后宫。

伺疾这等事,做做样子给外人看看便可。哪里真需要帝后一直在床榻边?

再者,俞太后正在气头上。一旦醒来,看到帝后两人,怕是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闹腾开来,总是不美。帝后落个不孝的声名,就更不美了。

尹潇潇所说,也正是盛鸿谢明曦所想。

谢明曦和盛鸿对视一眼,一起看向尹潇潇等人:如此,就有劳几位皇嫂了。

萧语晗忙张口应下。

赵长卿也不是蠢人。鲁王谋逆被处死,鲁王府得以保全,全仗着帝后那点仁慈之心。母子三人的命运如何,也全在帝后一念之间。

赵长卿轻声说道:今日皇上下旨,母后惊喜之下,晕厥不醒。不过,这等事一传出宫,免不了有无事生非的小人嚼舌,对帝后声名不利。

其实,母后前些日子便有些不适。外人不知,我们妯娌几个总是知道的。若有人敢胡言乱语,我第一个便容不得。

果然是聪明人。

这是主动要为帝后背书了。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三嫂所言极是。

……

俞太后吐血昏迷之事,就这么被压了下来。传出宫外的,是俞太后病了数日,今日病症加重。鲁王妃闽王妃皆领着儿女进宫伺疾。

宫中的明争暗斗,帝后和太后的面和心不和,早已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帝后已经占了绝对的上风,俞太后病倒也成了理所当然。

除了俞顾两家有切身之痛,那些依附的官员们,有不少已心生退意。甚至有些趋炎附势的,主动让家眷去谢家梅家走动示好。

平静的表象下,不知多少暗流涌动。

刘御史身为俞顾一党的中坚力量,也暗生悔意。奈何他战斗力太强,声名显著。便是想弃暗投明,一时也难调转枪头。索性告病,躲在刘府里养病不出,避一避风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御史这一告病,竟成了俞顾两党彻底溃败的开端。刘御史病倒后,还有几位官员也告病不出。很快,俞顾两党分崩离析。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暂且不提。

朝务繁多,盛鸿在福临宫里待了一个时辰。俞太后还是没醒,盛鸿只得去了移清殿处理政务。

谢明曦召了赵院使前来问话。

赵院使,一个时辰已经到了。

谢明曦神色沉凝,话语中透着冷厉:母后为何还没醒?

赵院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上冷汗如注:微臣无能。请皇后娘娘开恩。

其实,赵院使心里也十分诧异。一众太医会诊,俞太后是怒气攻心,呕血昏迷。一碗清心宁神败火的汤药灌下去,又以金针刺穴急救,俞太后怎么着也该醒了。

偏偏俞太后毫无醒来的迹象。

谢明曦一改往日的微笑随和,厉声疾色,咄咄逼人:你确实无能!枉母后对你器重信任有加!若无母后提携,你何来今时今日的地位和风光。现在你竟是束手无策,无法救醒母后!

赵院使:……

听话听音,意在言外。

能在太医院混迹多年,医术不算最高明,却做了太医院院使。赵院使凭借的便是善于揣摩上意的本事能耐。

当年建文帝还在世时,俞太后暗中授意,令他向建文帝献药,并暗中承诺以院使之位。富贵险中求,他一咬牙一狠心应下了。

后来,他果然平步青云,一举成为俞太后心腹亲信,做了太医院院使。

谢皇后此时这番话,乍听是厉声训斥,细细一品,重点在提携二字。

更重要的是,谢皇后并未当众召见他,而是令人将他带到了这处安静的偏殿里。一旁伺候的人,皆是谢皇后心腹。

谢皇后到底意欲何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