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公主发完一通脾气,将头又扭到一旁,眼圈已然红了。
听到俞太后的嗔责声,昌平公主泪水簌簌掉落,声音哽咽不已:母后,往日我一直以为你最疼我。可现在我才知道,在你心里,权势比亲情更重要。
为了示好拉拢顾家,你连我的幸福与否也顾不得了。有朝一日,若需要以瑾儿联姻,你是不是也会毫不犹豫?
话一出口,昌平公主自己先被吓了一跳,猛地看向俞太后。
俞太后面色铁青,十分难看,双目射出怒焰:混账!哀家是瑾儿的外祖母,难道不疼她?日后为她操心亲事亦是理所应当。怎么就变成以瑾儿联姻了?
昌平公主:……
知母莫若女!
一听话音,昌平公主面色就腾地白了,不敢置信地看着俞太后。
她无心之言,竟说中了!
俞太后竟真有以顾舒瑾联姻之意!
母后,你放过瑾儿。昌平公主脱口而出:瑾儿还年少,还得为先帝守孝一年。我不急着让她出嫁。也未打算令她嫁入什么高门,择一个好学上进的少年郎便可……
俞太后冷然打断昌平公主:此事哀家已有打算。
昌平,当年你和顾清青梅竹马,成亲后夫妻恩爱。哀家有没有为你挑错夫婿?放心,哀家绝不会亏待了瑾儿,定会为她择一门好亲事!
昌平公主痛苦地闭了闭双目。
现在和以前怎么能相同。
以前亲娘是真得疼她。现在的俞太后,却已权势熏心,面目可憎,已经算计到了她这个女儿身上。接下来,便是瑾儿了……
俞太后也未紧逼不放,淡淡道:昌平,今日宫宴上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哀家是谢氏的婆婆,也是大齐太后。可谢家那个粗野的老婆子,竟然没将哀家放在眼底。当众令哀家难堪。
这是为何?
因为今日是谢氏的皇后册封礼。谢家自以为得势,连我这个太后也敢作践了。
或许,这本就是谢氏一手安排的闹剧!逼着哀家退让,交出凤印!
哀家若是真得退了这一步,以后便是步步皆退。总有一日,退至无可退的境地。像你皇祖母那般,任人揉搓。到那时候,无人再给你撑腰,你这个长公主,还有何风光可言?
哀家不能退!
……
福临宫。
还在国孝期,福临宫内外一片缟素。
可今日,福临宫愣是在一片素白中透出了喜气。
过了今天,谢明曦便是名正言顺的中宫皇后。便是一时未能搬进椒房殿,这一声皇后娘娘也喊得格外脆亮。
从玉扶玉皆是谢府出来的丫鬟,见了徐氏阙氏格外热络殷勤,捧来清茶,又捧来点心。谢明曦含笑吩咐:我和祖母二婶说说话,你们暂且退下吧!
待从玉扶玉退下,提心吊胆了小半日的徐氏脱口而出道:我今日是不是替娘娘惹祸了?
阙氏也满额冷汗紧张不已:是啊!太后娘娘的面色颇不好看。一直到宫宴结束都没再说话。我都怕太后娘娘当场便发作婆婆一顿。
连带着她也出不了椒房殿。
谢明曦安抚地笑了一笑:祖母二婶不必紧张。母后宽容大度,岂会因这区区小事便生气发作!
区区小事?
徐氏尴尬地陪笑,低声道:娘娘别见怪。我平日也不是冲动鲁莽之人。今儿个不知为何,一时意气之勇,就说出了那么一番话……主要是我心中意气不平。
娘娘是中宫皇后,就应该住进椒房殿才对,凤印也该今日交给娘娘。哪有太后住椒房殿执凤印的道理!
徐氏心虚不到片刻,很快又义愤填膺起来:普通百姓家,婆婆磨搓儿媳,不让儿子掌家。这可是天家,皇后娘娘才是六宫之主。哪有太后当家的道理!这就是在欺负娘娘!
徐氏一激动,声音不免又大了些。
阙氏后背又出了一身冷汗,伸手扶住徐氏的胳膊:婆婆声音稍小一些,别惊到了娘娘!
重点是千万别传出门外,传进太后娘娘耳中。
谢明曦的轻笑声传进耳中:祖母今日该说的都说过了,此时声音大小都无妨。反正,已经彻底惹上俞太后了。
阙氏这才惊醒自己紧张过度,讪讪地笑道:娘娘说的是。是我太过胆怯懦弱,让娘娘见笑了。
谢明曦微微一笑,温声说道:二婶不必惊惧。今日之事,祖母做得没错,也为我这个中宫皇后挣了颜面。
阙氏和徐氏皆是先惊后喜。
娘娘真得不怪我鲁莽?徐氏不怎么确定地追问。
谢明曦目中笑意更深:这一出戏,唱得恰到好处!我得感激祖母才是。
顿了片刻,又轻笑道:往日,我从不觉得做谢家女儿有何可喜之处。今日,祖母毅然挺身相护,令我感动不已。
谢谢祖母。
第817章 回报
徐氏到京城已有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