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曦:……
……
自诩心肠冷硬如铁的谢夫子,今日连连心软。还未正式上课,先为学舍里的七八个女童各取了名字。
上课的内容也极其简单,教众学生读了一遍千字文,然后教学生们握笔练字。
半日过后,谢明曦和林微微一起回蜀王府。
坐在马车上,林微微笑着叹道:往日在京城的时候,我从未觉得自己日子过得如何好。今日见了这一群平民百姓家中的女童,才知道我们是何等幸运。
林微微出身名门,衣食优渥,自少时起学习琴棋书画。最大的烦恼,莫过于父亲总当着我的面夸赞别人家的女儿,又或是想做几身新衣多买几套首饰之类。
而这些出身平民百姓的女童,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是这般的可贵。有一些百姓,是冲着免费就读且中午供一顿午饭,才愿将女儿送进书院。
林微微乍听此事时,颇觉荒谬可笑。待到后来仔细一问,才知学舍里有大半女童都是因此而来。
谢妹妹,你可知晓有大半女童都是因家中想省下一顿午饭,才被送到书院来?林微微问道。
谢明曦略一点头。
第734章 夫子(二)
林微微又叹了口气:不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
谢妹妹,我现在才知,为何山长对开设书院有如此大的热情。女子地位低下,家境贫寒的,别说读书识字,便是连饭也吃不饱。
谢明曦沉默片刻才道:我们身在蜀地,日后总能慢慢改变这一切。三年不行,就五年,或者十年八年。
这条路无疑是漫长的。
不过,只要持之以恒地走下去,终会有迎来曙光的一日。
林微微深深呼出一口气,点点头笑道:你说得对。当年皇后娘娘和山长一起开设莲池书院,至今也有二十余年了。路得脚踏实地走下去,急不得。
然后,林微微握住谢明曦的手,认真又郑重地说道:谢妹妹,我愿追随你,一起将山长未尽的事业进行下去。
看着林微微认真又凝重的脸庞,谢明曦心头微热,点点头:好!
两只手用力地握了握,对视一笑,各自松了手。
可惜颜妹妹还没来。林微微笑道:不然,以她的性子,定会抢着和我们一起来做夫子。
谢明曦抿唇一笑:赵奇已来了蜀地,颜妹妹在京城也快待不住了。前几日还给我来了信,说是准备启程动身。
林微微大喜:这可太好了!以后,我们三人俱在一起,同心协力。
谢明曦随口笑道:孩子还小,路上快不得,颜妹妹少说也得两个月才能到蜀地。我们先不必管她,做好我们的夫子才是。
林微微笑吟吟地应了。
……
这一日过后,两人每隔两日来一回书院。
林微微除了射御之外,样样出众。谢明曦就更不必说了。两人做一群女童的夫子,颇有大材小用之嫌。
好在林微微兴致勃勃,谢明曦也丝毫不嫌女童们资质平庸,两人做夫子做得颇为起劲。
顾山长也未料到两人做夫子做得这般好,忍不住笑着赞道:我之前还担心你们两人不适应,没想到,你们做得比我想象中好得多。
谢明曦难得淘气地眨眨眼:师父这般夸我,可是书院又缺银子了?
顾山长:……
顾山长哑然片刻,才清了清嗓子道:书院里如今有一百多名女童,每日中午供应一顿午饭。除此之外,我还打算给每个学生做两身新衣。颜色式样完全一致,衣料不必太好,普通的棉布便可。
家境尚可的女童不缺衣服穿,不过,其中有一小半女童皆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顾山长看在眼里,心里颇觉不是滋味。便想着给每个学生发两身衣服,算作书院统一的院服。如此一来,也顾全了家境贫寒的女童们的自尊心。
谢明曦对此主意深表赞成:师父这个主意甚好。需要的银子,我来出便是。
顾山长也不客气,笑着说道:蜀王妃私房丰厚,你不出谁出!
感情是吃大户来了!
谢明曦诚恳地应道:师父言之有理!
林微微等人捧腹而笑。
说笑片刻,顾山长又道:书院刚开设不久,安养院也在筹备开设中。日后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的是。总要你出银子也不合适。
我想着,不如还像莲池书院那般,圈地盖一些铺子。雇佣一些年轻能干的妇人来做事。赚来的银子留着供给书院花费,正是一举两得。
莲池书院外的商铺经营得十分成功,顾山长尝到了甜头,便想着照搬过来。
谢明曦略一思忖说道:师父的设想确实不错。不过,蜀地到底和京城不同。这里的百姓能填饱肚子穿得起新衣,已是不易。莲池书院的学生非富则贵,不缺银子。顾氏书院收的学生俱出身平民,便是在这儿盖商铺,又要赚谁的银子去?
这倒也是。
顾山长有些懊恼:我竟忘了这一层。
每日散学之际,女童们多是自己回去,前来相迎的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心疼女儿的,也多是家境平平,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书院外盖再多的商铺,怕是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