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六宫凤华 第419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然后,一脸愧色地拱手向建文帝请罪:儿臣办事不力,恳请父皇降罪!

一直未曾出言的兵部吴尚书也羞愧着一张老脸,沉声请罪。

吴尚书亦是武将出身,当年骁勇善战,和已逝世的廉老将军齐名。年至五旬时,被提为兵部尚书。至今已有十余年。

大齐朝中重臣共有二十余位,五位阁老里最年长的是陆阁老,六部尚书里,最为年长的便是六十五岁的吴尚书了。

吴尚书年轻时受了不少伤,如今年迈,身体远不如从前,时常告假在府中养病。致仕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

吴尚书已经是黄土入半截的人了,自不会和正当少年意气风发颇得圣眷的皇子争权。也因此,四皇子接受兵部颇为顺利。短短一年多,已足够四皇子在兵部安插不少人手。

这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这一出好戏!

……

不管众官员心中如何揣度作想,此时此刻,无人出声质疑四皇子说话是否属实。

明眼人一看便知,七皇子遇刺之事,和皇储之争有关。身为普通官员,压根没掺和的资格和必要,待在一旁等着看好戏便是。

果然,三皇子忽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四皇弟辛苦彻查一个月,揪出这四个渎职的混账,儿臣本不该多言。只是,儿臣知晓一事,和此事密切相关。不得不禀明父皇。

四皇子心里骤然掠过阴云。

三皇子忽然出声,绝不是什么好事!

建文帝显然也有些意外,张口问道:是何事?

三皇子先是歉然地看了四皇子一眼,然后才道:昨日晚上,有一少年持着一封密信来了我府中。这少年姓丁,单名一个闯字,正是丁主事的长子。

他将密信呈至我面前,说是密信上记录了丁主事被收买之事。他不愿让父亲担下首恶之声名,更不愿见亲爹死得不明不白。这才豁出性命将密信拿了出来。求我将密封呈到父皇面前。

儿臣当时颇为惊疑,怒叱他一顿。便要将他撵出府去,没想到,话刚出口,他便一头撞到了墙上,以死明志。万幸有护卫及时拦下,这个丁闯受了重伤,倒未殒命。

说到这儿,三皇子轻叹一声:丁闯性情刚硬不畏死,豁出性命也要求我将密信呈至圣前。儿臣心中不忍,只得应下。

建文帝拧着眉头,沉声道:那封密信何在?

三皇子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恭声说道:儿臣已将信带来了。请父皇一阅!

卢公公上前,恭敬地以双手接了信,然后呈至圣前。

那封信被封得严严实实,并无拆封过的痕迹。建文帝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拆了信。信纸共有三张,写得密密麻麻。

建文帝目光一扫,不知看到了什么,神色陡然沉了下来。

建文帝看信,众官员不敢吭声,便暗中打量四皇子。

四皇子面色还算镇定,一颗心直直往下沉。

他在兵部收买人心,这个丁主事,便是第一个向他投诚的。丁主事品级不高,却掌管着武库司的库房。

他之前所禀报的事,都是真事。

引着丁主事去喝花酒的,是兵部另一个主事。引着三个看守库房的人掷骰子赌钱的,也是盛渲安排的人。

最后弄走三架弓弩的,是盛渲本人。

他不愿让盛渲顶罪,只得将丁主事等四人推出来做替死鬼。之前他向建文帝禀报的,皆是真事,有人证有物证。便是刑部再审一遍,也是同样的结果。

眼看着此事就要解决,没曾想,三皇子节外生枝,忽然冒出一个密信来……

用脚底板也能想得出来,这封密信,一定是对付他的利器!

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第582章 密信(二)

这封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满朝的文武官员,心中暗暗思忖揣度。

除了正在看信的建文帝,便只有盛鸿和三皇子知晓信中内容了。

这封信,当然是伪造出来的。

丁主事贪财好色,行事却格外谨慎。向四皇子投诚后,其实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两个月前的夜晚,被同僚喊出去喝花酒。压根就没疑心到四皇子身上。

直至第二日,库房里少了三架弓弩,丁主事才惊觉不妙。心中惊疑不定,却不敢声张。和另三个人商议过后,悄悄改了库房记录。只要无人严查彻查,此事便会被彻底压下,不为人知。

却未料到,三架弓弩竟在七皇子大婚之日出现在刺客们手中。

丁主事心焦如焚,面上还得装得若无其事。还没等他想出什么法子,便被四皇子关进了兵部大牢里严加看管用刑审问。

短短数日,丁主事一条命已经去了半条,不得不如实招认。

丁主事也不是蠢人,已经料到自己做了替死鬼顶罪羊,心中不是不怨恨。奈何身在牢中,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伸冤也无处可诉。再者,他渎职是事实,更改库房记录也是事实,算不得冤枉。

用刑逼他认罪的同僚,趁着无人时低语:老老实实认罪,给你个痛快。若是胡乱攀咬,你的妻儿老少,也没活路。

丁主事只得含恨认罪。

丁主事压根没机会见到自己的妻儿,自然也不可能将这等密事相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