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秘密并未曝露。
梅妃惊魂未定,一颗心兀自跳动不息,不得不佯装镇定,陪着建文帝追忆往昔,怀念离世的儿子。
朕记得,小七幼时最是聪慧,记性极佳,朕说过的话,隔了几个月他也能记得。
小七开蒙读书后,常得太傅夸赞。只是性子淘气了一些……
建文帝越说越是动情,心中泛起酸楚之意。
身为天子,也未能事事顺心。
恩爱的发妻一直无子,他不得不纳妃嫔入宫。他最疼爱长女,对几个庶出的皇子也十分疼爱。
当年六公主七皇子出生时,白白胖胖,一般模样,聪慧讨喜。他爱如珍宝。七皇子意外落水身亡,他身为父亲,岂能不痛惜?
好在皇子众多,少了一个也未影响天家子嗣旺盛。
……
好不容易熬过了半个时辰。
待建文帝摆驾离宫,梅妃立刻吩咐琴瑟:立刻去拂月宫,让六公主立刻来见我。两个立刻,足可见梅妃心思之焦灼急切。
琴瑟立刻领命退下。
一炷香后,一身武服的六公主出现在梅妃面前。
六公主神色镇定:母妃,你叫我来有何事?
梅妃早已屏退左右,气急败坏地低语:你为何忽然对你父皇提起要穿男装之事?若是你父皇起疑,或是引起幕后主使者的疑心,对你痛下杀手,该如何是好?
这才是梅妃最恐惧的事。
她死不足惜,可她的儿子还年少,绝不能就此赴死。
六公主淡淡道:母妃,三年多了,宫中除了你,还有谁记得盛鸿?我这样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
短短两句话,犹如尖锐的针尖深深刺进梅妃脆弱的胸膛。
梅妃的泪水唰地涌了出来。
鸿儿,都是母妃没用……
都是她没用,没能护住自己的儿女。女儿三年多前被害死,儿子也只能顶替胞姐的身份活在宫中。
六公主拿起帕子,为梅妃擦拭眼泪,不再掩饰,少年特有的清朗声音在梅妃耳畔响起:事已至此,自怨自艾并无半分实质的用处。
母妃别哭,我无需母妃相护。以后,我会成为母妃的支柱。
恢复身份之事,确实不能太过急躁,得徐徐图之。穿回男装,令父皇重新记起盛鸿,也能令父皇重新记起母妃。只要父皇时常来寒香宫,母妃在宫中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今日这一招,作用当然不仅于此。
隐藏于幕后的真凶,也会惊惶生疑,或许会露出行迹。
宫中这潭浑浊的水,也该有巨石砸落掀起波涛了。
……
梅妃怔怔地看着冷然沉着的六公主,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一般:鸿儿,你……你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
以前的盛鸿,阴郁沉默,整日不发一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这个亲娘也无法进入。
不知从何时起,他的眉宇间多了神采和英气,神色坚定冷静,似从晦暗的世界里,走到了阳光下。
我总要长大,总会改变。六公主没有回避梅妃的目光,轻声说道:难道,母妃希望我永远躲在拂月宫,永远躲在母妃身后?
当然不是。梅妃不假思索地反驳,然后低低说道:我只是……只是有些震惊罢了。
仿佛一夕之间,盛鸿便已长大了。
身姿还不够挺拔,却已傲然地站在她身前,要护着她这个亲娘。
梅妃眼中闪出点点水光,哽咽不已:鸿儿,你长大了。
六公主无奈地用帕子为梅妃擦拭眼角。
女人是水做的,这句话用在梅妃身上再合适不过。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惊惧时要哭,释然了也要流泪。
不过,世间女子也不竟然如此。有梅妃这样软弱如藤蔓一般的女子,也有自信坚韧如巨木冷硬近乎无情的少女,便如谢明曦。
想到谢明曦,六公主下意识地扬起嘴角。
梅妃情绪稍稍平静下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了,皇上说你立下赌约,若赢了便穿一日男装。到底是何赌约?
六公主轻描淡写地答道:明日射箭比试,我赢了四皇兄便可。
梅妃:……
第254章 射箭
射御比试的地点,设在了练功场。
莲池书院的练功场颇大,松竹书院的练功场更大,两倍有余。数百张椅子整齐地摆放成数排。
练功场早已被收拾得干净整洁,十余个箭靶已立好。参加射箭比试的十八名学生,各自穿着不同色泽的武服,背着箭囊,手执惯用的长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