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大夫来的及时,很快施针,止住了盛锦月的抽搐。之后,又开方抓药,熬药喂药。
盛锦月喝了药后,终于平静下来,沉沉睡去。
盛渲奉上厚厚的诊金,含蓄地暗示大夫不得将此时宣扬出去:舍妹突发恶疾,委实出人意料。她年岁还小,禁不起半点风言风语。还请大夫多多担当。
一个十二岁的闺阁少女,莫名地犯了抽搐之症,说起来确实不太好听。
这位大夫心领神会,拿着沉甸甸的诊金,拱手道谢:多谢小世子,老朽时常出诊,从不和人提起病患病症。请小世子放心!
盛渲稍稍放了心,送大夫出府。
……
送走大夫后,已是戊时。
天早已黑了,淮南王世子等人都未进食,也实在没心情吃饭。
盛渲终于从淮南王世子妃的口中得知了事情始末,不由得哑然无语。
在粽子里做手脚……害谢明曦不成,反倒害了董翰林,然后事发被察觉,最后还被顾山长亲自送了回来对质。
虽然是自己的亲妹妹,盛渲也得说上一句公道话。
可真够蠢的!
接下来要怎么办?恼火归恼火,该解决的事还得解决。盛渲皱着眉头问道:难道任由妹妹出丑丢人不成?
这当然不行!
淮南王府丢不起这个人!
淮南王世子略一思忖道:趁着夜色,立刻去一趟莲池书院,去找顾山长!给她送份厚礼,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要令顾山长改变心意,从轻处罚!
淮南王世子妃满面愁容地提醒:我听说过,以前也有人曾试图给顾山长送礼。顾山长不但不收,还将送礼之人怒骂一顿,再不允进书院半步。我们这么做,万一惹得顾山长翻脸动怒……
淮南王世子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那是因为送的礼不够。本世子倒是不信,这世上还有不爱金银之人!
盛渲在松竹书院就读,每年私下送给夫子的银子便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世情如此,再清高的夫子也未能免俗。
那个顾娴之,又不是圣人!
淮南王世子妃还想再说什么,此时也只得怏怏地住了嘴。
顾山长到底是女子,本世子前去,总有不便。淮南王世子吩咐盛渲:你尚未成年,去莲池书院也不算惹眼。此次便由你陪着你母亲前去。
盛渲张口应下。
淮南王世子妃低声问道:送多少合适?
淮南王世子咬牙道:只要压下此事,送多少银子都行。你先带上三千两,若顾山长不满意,事后再补送便是。
淮南王世子妃无奈点头,匆匆找来锦盒,放了一套名贵茶具。在茶具里塞上三千里银票。然后,趁着夜色出了王府。
盛渲骑着骏马,马蹄声嘚嘚作响,踏破夜晚的宁静。
……
莲池书院。
这一天里,发生了许多事。顾山长忙碌了一整日,待到晚上,满面倦容,颇为疲惫。
丫鬟若瑶伺候主子沐浴更衣,一边心疼地低语:小姐每日奔波劳碌,也太辛苦了。
顾山长一直未嫁,若瑶也习惯了在私下延用昔日称呼。
顾山长不无自嘲地笑了一笑:我确实老了,比不得年少时精力旺盛。今日不过是跑了一趟淮南王府,下午又因李湘如之事烦心,没想到,身子便撑不住了。
若瑶听不得这等话,轻声道:在奴婢眼里,小姐永远年轻。
顾山长哑然失笑:哪有永远年轻之人。我今年已四十有一,别人在我这个年龄,都已做祖母了。
顿了片刻,又叹道: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只后悔,当日不该将你带出顾家。连累得你也一直未曾嫁人。
若瑶为顾山长擦拭头发,随口笑道:奴婢这些年伴在小姐身边,过得充实又安乐。从未想过要嫁人。小姐就别惦记奴婢了。
主仆说笑片刻,顾山长忽地问道:对了,董夫子现在如何了?
若瑶答道:请了大夫来,抓方开药,好好静养歇上几日便无大碍了。
然后,又撇撇嘴道:董夫子躺在床榻上,还念叨着山长怎么没去探望他。这等人,就该多吃几个加料的粽子,躺上十天半个月。
提起董翰林,若瑶语气中满是厌憎。
顾山长淡淡说道:不得无礼。董夫子是书院夫子,在书院里遇到这等事,于情于理,我这个山长都不该袖手不管。今日我无暇探望,明日早上再去。
小姐,若瑶满心不忿:董夫子对你痴心妄想,书院里人尽皆知。对这等人,何须这般忍让客气。依奴婢看,正好趁着此次机会,请他离开书院……
顾山长略略皱眉,打断若瑶:行了!此事容后再说!
若瑶只得住了嘴。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
若瑶忙去开了门,待听到门房的禀报后,若瑶皱了皱眉,转身回禀:小姐,淮南王世子妃携小世子前来赔礼致歉,此时正在莲池书院外。不知小姐可要见上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