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别的,就是那些旱地。
都靠人的话,得累死。
她们家三十多亩呢。
不买牛也得借牛,人力是干不完的。
要不我打听一下多少钱?咱大队这几头牛正是好年纪,没有太老的,平时伺候的也好。凤爹还得挨饿的时候,人都快没吃的了,牛还能吃到豆饼呢。
还有人饿的受不了去偷吃呢。
豆饼就是黄豆压完油之后剩的残渣,然后压缩到一起成个饼子状。
也是好东西呢。
他们大队没有炸油厂,还是和人家换的呢。
不过不喂牛也不行,因为要干力气活,特别是春耕、秋收的时候,牛的活很重,吃草牛会扛不住的。
平时倒不会那么奢侈。
买头母牛,还能下小牛。凤娘可会算了,三年抱俩,过几年就能卖牛了。
就是家里事太多了,买了牛牛棚放哪,每天还得放牛。凤爹又犹豫了,有些绑身子。
也是啊,牛还臭,估计闺女不会喜欢。她还想养猪养小鸡还有鸭子呢。
小鸡就放林子那养,放养。反正左右没人家,没人会说的。
鸭子就养个两三只,也不多养,正好家半撇就是水泡子。
吃鸭蛋,或是过年吃鸭子都成。
现在政策松了,也没再说割资产主义尾巴了。
这么一想的话,再养牛是有些顾不过来。
这就有些两难了。
我们回去琢磨琢磨。凤爹觉得回家开个家庭会议研究研究。
闺女不是说,啥事儿都能解决嘛。如果解决不了就开家庭会议,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就开两次家庭会议。
凤爹一回家高度赞扬了蓝龙蓝凤的小红手,又把买不买牛的问题抛了出来。
蓝凤摸摸下巴,也不难,找人合买合养,咱家多出一些钱,就不养了,然后平分使用,如果母牛能生小牛也平分。
蓝凤接着说,其实最好的对象是我爷爷奶奶。不说别的,爹,要是咱家养牛了,你给不给我爷奶耕地啥的?
凤爹点头,那必须的啊。
全村子看着呢,即使分家了那也是亲爹亲娘啊。
所以我爷奶直接在咱家劳务名单上,还不如把她们划进来一起养。蓝凤思考了下,问题还有,牛有爷奶的一半,大伯要借怎么办?所以最好和爷奶商量,四家共同出钱买牛,咱家可以适当多出一点,然后咱们家不养。等到耕地的时候轮番着用,分不出来先后也可以抽签。在买牛之前把一切想到的问题先说出来,定下规矩,然后大家都同意了再一起买牛。
否则后续还有的烦。
凤娘追问一句,要是你大伯娘不愿意呢,她成天哭穷说她家没钱,哪里舍得钱买牛啊。
蓝凤挠头,的确,大伯娘有些极品,净想占小便宜,他家也好小三十亩旱地呢,人力根本没法干啊,蓝彪、蓝虎又顶不住。
凤娘嗤笑了声,只要咱们买了,她就会借的,让她也买,难。
蓝凤耸耸肩,这就得看我爹怎么和爷奶说了,三家的牛,除了给三家耕地,也要挣钱的,如果大伯不参与买,那么他家要用牛打个亲情折扣,八折之类的。这话先说出去,大伯会好好考虑的。
凤娘有些烦躁,我是又想他们参加,又不想他们参与。
蓝凤表示很能理解自家老娘。
凤爹也准备回头和蓝奶奶商量之后再说,如果太麻烦就算了,反正别人家买牛除了给自己家干,肯定也想挣钱,咱大不了花钱雇就是了。
蓝凤点头,这也是个办法。
算了,不说这烦心事儿。闺女、儿子,爹给你指指哪几块地以后就是咱家的地了。凤爹其实心里一直很兴奋来着。
蓝凤蓝龙能扫兴么,必须不能啊。
跟着呗。
还真就在眼前,趟过水泡子就是了。
凤爹指完,回头弄个木板子啥的,往这边一放,抬脚就下地,抬脚就回家。以后下地都不用带水啥的,渴了回家喝,饿了回家垫点儿吃的,忒方便了。
稻子长的也不错。其实蓝凤不太懂,但是看着绿油油的挺茂盛的。
还行,以后好好伺候着比这得好。不属于自己的时候觉得这苗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凤爹特别有信心明年种出更好的。
爹,你信不信,今年的秋收,大家肯定都特别卖力,因为等秋收完事儿,分了粮食,这地就是自己的了。都会迫不及待呢。
凤爹娘都笑,那肯定的。
蓝凤突然想到杂交水稻,她不记得具体信息了,但是应该能在报纸上找到。
爹,现在技术越来越好,你上省城不是还看到不少小汽车呢嘛,我觉得水稻也会有人研究的,我恍惚记得报纸报道了科学家袁隆平先生研究出了啥水稻新品种,要不你去县城卖种子的地方问问。蓝凤觉得这也是个好方法。
三叔,三婶,小龙小凤,你们这是干嘛呢?招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