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粮食不多,可是过年总得买点别的吧,这就要钱,可是钱从哪来,所以很多人会在年前跑黑市卖点粮食。
这人都打算好了,如果这三人不懂行情,他还可以压压价,心里小算盘打的啪啪响。
凤爹头脑灵活凑了上去,粮食没有,但有鸡有鱼,还有菜干、蘑菇干和青菜。
这人睁大了眼,嘴有些发瓢,你说啥玩意,青菜?
如果不是脸被挡上了,肯定是一脸的你驴我的表情。
凤爹也不多说,直接把背篓拿下来,让他眼见为实。
之所以愿意这么麻烦,那是因为看到对方有自行车,这年头能骑上自行车的都是有钱人啊。
他们这次带的东西,像青菜就得找有钱的。
唉呀,这新鲜呢,快盖上别冻了。咱一边说去。这人还真是个小领导,而且很会钻营,正愁没新鲜玩意送礼呢。
凤爹给大哥、二哥打了个招呼,跟着走到了墙角。
那人把自行车停好,让我看看都有多少?除了生菜和菠菜还有啥?
没了,就这两样。凤爹回了句,种这两样就麻烦死了,柴火不知道烧了多少,成天看着。这就是给话听呢。
这人看完,对数量心里有数了,得有十多斤,够送礼的,还多呢,他也能吃点,心里很是美滋滋,多少钱?
来之前,就这些青菜的价格一家子好一顿商量,蓝奶奶拿不定主意,要她自己说,花两毛钱她都觉得坑得慌,又不当饱,吃不吃能咋地。
可是大冬天青菜绝迹,卖的就是个稀罕劲儿,最后也没定下来价格,不过那意思少一块不卖的。
不过临走前蓝奶奶又说了,要是卖不出去,三五毛也卖了吧,总不能再带回来。
您给个价。凤爹这招是和闺女学的。
闺女、儿子在炕上拿着石头子当物品做买卖。
儿子问,多……少?
闺女回,你……说!
儿子伸出一个手指头,闺女摇头,伸出两个手指。
凤爹还不知道为了这段表演,他闺女训练他儿子多久,主要是蓝小哥哥对钱根本没概念。
要是知道凤爹真的有所启发,简直要热泪盈眶的。
她多不容易啊!
这人想想,伸出一个巴掌。
凤爹果断摇头,伸出两个巴掌。
这人没有马上答应,有点多吧。
还是准备再讲讲价。
不能再少了,我敢说全县城独一份,绝对值。凤爹觉得一块钱真心不多了。
比他预计还低呢,但他没敢要高价,害怕把人吓跑了,再找个自行车可不容易。
真卖不出去,回头他娘该上火了。
行吧,十块就十块。这人咬咬牙,决定买了。
冬天的菜真贵,要是夏天,这么点东西也就两、三毛钱。
凤爹有些傻,直愣愣的接过十块钱,咽了咽口水,赶紧把钱揣怀里。
说叉劈了,不过傻子才解释呢。
我们还有鱼呢,大黑鱼棒。还有俩野鸡。这人冤大头啊,赶紧推销。
黑鱼棒啊,我看看。鸡就不买了,已经买好了,其实鱼也有,但就是小鲫鱼,没有黑鱼棒好。个头不小呢,这条最大的怎么卖?你们没秤啊。
没秤,这条大的得有五、六斤呢,您给个价,过年了,鱼都涨价了。凤爹尝到了香悠,接着让人出价。
黑市里肉类绝对是畅销品,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肥猪肉,野鸡、野兔虽然是肉,可卖不上猪肉价,因为它们有骨头,还没有猪肉肥有油。
现在市价要票的猪肉价大概在七、八毛。黑市不要票的话得小一块了。
鱼的价格比肉类低一些,可是过年却是例外,谁让华国人讲究连年有余呢,过年都想吃条鱼。
可是他们这边不靠大河,鱼类供应本就不多,所以价格自然就涨起来了。
我懂。这人听了知道凤爹心里有数,也没说虚的,直接给五块钱买下。
又是超出预计的一笔。
凤爹看着这人就差喊财神爷了。
我这有乌拉草鞋垫,不值钱。给大哥一双。如果蓝凤送鞋垫,可能是营销手段,凤爹送就是觉得自己占的便宜有些大,良心有些痛。
第26章 买布
蓝家三兄弟目送那位有钱大哥骑着自行车渐渐远去。
内心神同步:县城里的人……人傻钱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