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4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刘文吉摇头:我到长安才知道,很多时候,哪怕是旁人随口一说就能相帮的事,旁人又为何要为你张口?只有你会这么做。

言尚默然。

半晌后道:我也并非没有私心。你我同是岭南一脉,日后为官,旁人必然将你我视为一体。那你我自然要相互扶持,同仇敌忾。就如刘兄为我找房舍一般,我自然也会帮刘兄进太学。

刘文吉笑起来。

道:行。不多说了,我请你吃酒去!

言尚拒绝:刘兄是知道我的,我素来不饮酒。

刘文吉吃惊:不是吧言二郎?到现在你都不饮酒?真的一口不碰?你就没有破例的时候……

两个书生的身影混在人群中,说话声也渐渐远了。

背后与他们相隔了很远的暮晚摇一行人骑马出城,也不过是贵族男女游玩踏春。

各不相干。

-----

次日,言尚和刘文吉相携着去了太学。在门口递了腰牌准入后,言尚和刘文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中看到许多压抑下去的兴奋与激动。

一位年长师兄来领他们进去。他对言尚客气地多说了几句话,对刘文吉只是敷衍地点了下头。

好在刘文吉正在观望太学的宏伟,没有太在意。

师兄领他们到一学堂前:窦老师吩咐说,到科考前,这间学堂都随你们来去。太学书馆里的书,也任由你们取阅。

言尚道谢,在师兄匆匆要走前,连忙多说了一句:请问师兄,老师何时有空,可让我去拜访老师?

这位师兄回头看了这个老师刚收的弟子一眼,看对方文质彬彬,他印象不错,就答道:老师最近被他老友借去编史,恐怕没空见你。

言尚礼貌道:那待科考结束,我再拜访老师了。

师兄诧异地看他一眼,知道对方领悟到了老师的意思——科考没有结果的话,并没有见面的必要。

师兄走后,刘文吉轻声跟言尚说:你看到了吧?这里处处狗眼看人低。连你老师都……

言尚打断:刘兄慎言。

刘文吉挑下眉,不说什么了。

深吸口气,二人踏入学堂。见稀稀拉拉的,只有几人在学堂中的一排排小几前坐着,翻看手中的书卷。

刘文吉自然无可无不可,倒是言尚正儿八经地站在门口,向屋舍中的各位学子躬身作揖:小生初来乍到,见过几位师兄。

没有人抬头。

满室静得让人尴尬。

言尚见没人理会,便收回礼数。

却忽而,一个年轻郎君本拿小几当凭几,随意侧坐着翻书,闻言抬头看门口看来,随口问:来自哪儿的?

言尚看向这个替自己解围的郎君,温声:岭南,言素臣。

那个问话的郎君没说什么,倒是其他几个书舍中的人噗嗤一声笑,看着门口的言尚和刘文吉:岭南不是蛮荒之地么?还有人读书?听说你们日日茹毛饮血,读书有什么用?

刘文吉当即面色铁青。

但他也知道初来乍到得罪人不好,便努力忍怒道:岭南只是偏远,也是大魏国土,如何就不能读书了?

书舍中几个人互相看一眼,笑得更不怀好意了。其中一个人站起来,道:那请问,你们读的什么书?张太傅前年给小儿编的书看过么?

竟拿编给小儿的书这般辱人!

刘文吉面容涨红,怒火冲天。他上前一步握紧拳头,一拳挥出。对方微惊后退,虚张声势:你还敢打人不成?!

刘文吉一拳要挥出时,一手从旁侧来拦住。言尚拦住刘文吉,同时回头对那挑衅的学子说道:不知师兄来自何方?

对方高声:我乃陇西关氏一族的嫡系!

言尚温和道:陇西关氏,自然是大族。听闻关氏在陇西几乎垄断所有官职,你们一脉世代在陇西,即便是朝廷派出的官吏到了陇西,也要看关氏的脸色。如此英豪之气,我这般岭南来的小人物,自然佩服。

对方目露得意之色,甚至面容和缓:过奖。没想到连你都听过我关氏之名。

那初时开口询问言尚和刘文吉来自哪里的年轻郎君并未掺和他们这事,此时饶有趣味地看着他们。

果然言尚下一句道:那关兄可知,到了这里,陇西关氏,是被长安、洛阳、金陵等地的真正世家,所瞧不起的?科考初定之时,他们商议正音时,直接将陇西排除出世家行列,说你们粗蛮野人,只会打仗,没有传承。

据我所知,这些年,关氏在长安并不如意。你们在陇西称霸一方,然没有经学传世,到底不入主流。长安中人瞧不起兄台,就如兄台瞧不起我这样岭南出身的一样。

对方已被气得全身发抖,怒目而视。

言尚含笑,作揖后结束了话题:……如此可见,出身哪里,似乎区别并没有那般大。

众目睽睽,对面学子竟被一个新来的人辩倒,当然不服,他面色变来变去,张口要骂时,一个人进了学堂门。

少年声音冷清淡漠:都在吵些什么?你们不愿读书,去外面约架罢。不要打扰旁人。

众人看去,见是一眉目如雪的少年郎君步入。他们脸色微变,敢怒不敢言,重新坐了回去。

言尚则盯着这个清光熠熠的少年漠然走过他们身边,若有所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