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比较著名的不让妃子下葬的人是高家的神经病,但没有人提起来做对比。
又是一年初夏,忽然看到非其时的祭文从天而降。自从大历十二年诛元载之后,到大历十四年五月,李豫驾崩期间,朝中安稳富裕,他是明主,难得一见的那个级别。
李豫对朝中没什么牵挂,太子其实不错,只是不如别人可人疼。看他也认真守孝,吃不放油盐和奶酪的野菜羹,又有心劝阻,可惜李适听不见。守孝的规格虽然是礼法,但是吧,总感觉孝期还没结束这儿子就要饿傻了,他当年就觉得自己要饿死,虽然也为了父亲去世而伤心,可有时候饿的眼睛都绿了,就……格外真诚的希望父亲长寿。
他还有最后七天时间,在人间做最后的告别。李豫没看后妃,反而去把大臣们仔细的看了看,郭子仪实在是难得,去见一身道人装扮的李泌,李泌又在山里隐居,正在打坐诵经。
我要走了,将来不知能否相会。
李泌微微一动,彻底闭上眼睛:陛下?
李豫反倒吓了一跳:你能看到我?都说儿女有感应,武将最敏感,我拍了儿女和郭子仪好几下,他都没反应。
李泌点点头:隐约能感觉到是陛下。陛下是灵魂出窍迷路了,还是……去世了?
李豫:你这是……真的成仙了? 太厉害了吧!吾之子房!
入世为名相,出世就成仙。
别人一件事都做不好,他二者可以兼顾:李适还需要你辅佐。为了大唐江山,你多多费心。
李泌平静的稽首:陛下安心,多年后我再去探望陛下。一腔正气可以行走于阴间,陛下不必担心。有些人借古讽今,写小说说阴间有点点黑暗,有钱可以买通判官。不知道陛下有没有看过。不是那么回事。
李豫没看过。他也不担心。
都尉接他离开人间,过鬼门时,李豫平静的打听鬼门:鬼门如何修建?
这……
这是机密?那罢了。这分明是个井口。一个又大又黑又圆的坑,怎么看都是个井口。要叫深潭也行,唯独不是门。
人间对称呼很看重。仅在诗经中,那公马、母马、青色的马、黑色的马、生孩子的马、骟马……都有专门的一个字来指代。李豫虽然没有强迫症,也难免问几句,这要是个方的深井,都可以称为门。
都尉:将近两千多年前就这么叫,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太年轻了。
李豫又问:我不住在帝陵中,也可以和祖宗团聚吗?有点期待!我这么优秀,认真努力从不懈怠,我俭朴,勤政,让国家富裕起来,太宗会对我有什么评价么?或许当局者迷,或许他可以告诉我,我能不能做得更好……早点把元载贬了?不该放任他,我以为他能改过,像他年轻时那样。元载啊,经历三朝,居然晚节不保。
到了地方之后,你能见到历代皇帝。不知道这位皇帝的谥号是什么,不过人间现在还不错,鬼差们迷失多年的假期在近年来又神秘出现这件事,就能证实。
明君是多么可贵,简直是人世间的珍宝。是阴间的休假之神。
李豫本想去拜访阎君,但阎君早知道会有这种申请,早就隔空谢绝了。
到了帝镇之后,举目观看,道路尽头有石碑,靠近这些唐风彩绘大房的是一些竹楼木屋,或是砖瓦小房子,看起来还行,在平民百姓中算是中等殷实人家。细看那庭院中堆积的珍玩器具,全是古董!
他虽然不是很爱古董,也微微惊讶。
李豫?
是我。
李世民恰好在家凭栏写书,颇为欣赏的点点头:你很好。生前执政很优秀,抑制了宦官,抓住了军权,轻徭役减赋税还让国库充裕。
现在一看,中年模样,心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站在路上不见惊惶或畏惧的神色,处之泰然荣宠不惊,心中坦荡的满腔正气,像我!
哥哥!!!李倓从房顶上一跃而下,飞奔过来一把抱住李豫。 阿耶快出来!!哥哥来了!
李豫在他跑过来的时候,刚开始有些警惕,摆了个防御的姿势,认清楚是兄弟之后,大喜过望,一把抱住他……转了个圈才泄力,高兴的抱着他:好哇!你也在这里真是太好了!哥哥给你追封为皇帝,还给你娶了公主之女,怎么样?过的还好吗?听说她很温柔贤惠,性格很好,仰慕英雄,与你最相称。你怎么在房顶上?
李亨慢吞吞的拎着镰刀从田里走出来:我的儿你来了。阿耶去年收的麦子,让独孤煮给你吃。
独孤贵妃也来拜见丈夫,感动的哭了。
李豫安慰了一会,看弟弟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好像有话要说:弟弟,你好像有事要说?咱们兄弟何必拘礼
李倓:不是我拘礼,你们重逢不易。哥哥请看,这是我给你盖的房子!则天皇后亲自指挥。
武曌愉快的点点头:你们都是好孩子。
李渊高高兴兴的站出来:我们举办个宴会吧。
众人都答应。李豫的晚节保住了,盖棺定论他是个好皇帝,值得庆贺!!
李渊等李隆基女装等了很久:你扮杨玉环,让杨玉环扮成唐玄宗,你俩演参军戏。
一定非常好笑。
乐队里也算上李隆基,知道他偷偷拿玉笛在竹林中吹奏,以乐抒情,那叫一个哀婉凄惨。
李豫悄悄询问父亲:沈氏究竟在何处,是死是活。
李亨:我怎么知道……
第274章
李豫左手娇妻右手兄弟,也没忘了找找失踪的太子生母沈珍珠。当初被安禄山逼得逃出京城时, 事发仓促, 慌忙出行, 身边跟上谁就带着一起,, 谁也不敢耽误片刻等待或是派人去寻找,被落在京城中的权贵没跟上被杀的不少。那时候谁能活下来,不仅看住址距离皇帝进不进, 更要看当时是否在皇帝、太子附近。距离越近, 生存几率越大。
玄宗的女儿霍国公主被当众掏心, 李豫的妹妹和政公主也连儿子都没顾上,自己和丈夫带着没人帮忙的姐姐走了几百里山路逃难, 一个从人都没有。沈珍珠也是一样, 那年事发时公主都丢了好几个, 王侯之子也没了一些, 文官殒命,又何况是备受皇帝冷落的太子的很受皇帝喜欢的太子之子的妾室呢?沈氏当时不尊贵。
仓皇逃窜绝非虚言, 不被称为丢盔卸甲, 只因为大部分人没有穿铠甲。
第一次反攻洛阳时, 在大牢里找到了沈氏。可当时正在行军, 没法带上女眷, 谁也没想到打回来的洛阳还能再丢,沈氏就彻底消失了。
李豫继位之后找了她很多年,活不见人, 死不见尸,就连和沈氏一同关押过的贵妇、服侍沈氏的宫人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他也曾求助于鬼神,依然无效。坚持找人并非为了感情,为的是太子的母亲不能神秘失踪。到阴间之后,给他的接风宴还在筹备,李隆基还在拒绝女装——他可以接受参军戏,但女装不行!李豫先问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