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6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大郎只好打住,没有问下去。

晏道书很快离开了左相府,临走前,他告诉赵大郎:今日忘记带面具出门,改日过来,再带上面具送给你。

赵大郎收了晏道书这么多面具,有些觉得不好意思,他讪讪地说道:不必了。足下已经送了不少。

晏道书心不在焉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罢了。近段时日,我不会进城了。

晏道书说完,离开了左相府。

晏道书前脚刚离开,后脚,赵大郎立马派人出城,打探情况。

大郎,城外四十里,果然有不少流民!

赵大郎兴奋起来,他站起来说道:你速去买米买锅,带去那边,让那些流民吃上东西!

随从点头:遵命!

赵大郎忽然叫住随从,他说道:慢着!你先去打听一下,扬州新安郡有没有向朝廷上报水灾。

随从面色为难:这、小奴如何打听?

赵大郎暂时还不想让左相知道他要做什么事情。等他做了好事,名声流传开后,左相自然知晓。赵大郎想给左相一个惊喜!

赵大郎想了想,他说道:你去刘侍郎府打听一下。

刘侍郎特别喜欢买面具,前日还主动派人来寻赵大郎买面具!赵大郎觉得这个刘侍郎看在面具的面子上,一定会告诉他这件事。

遵命!

随从跑去刘府询问这件事,刘府的人一脸懵逼,并不知道扬州新安郡发生了水灾。

夜里,刘侍郎回府,刘府的人询问刘侍郎,有没有这回事。

刘侍郎诧异,他思量了片刻,低声说道:左相这是何意?莫非想让我来调查此事?

刘夫人点头说道:或许如此!夫君要不要帮左相?

刘侍郎摇头:新安郡发生水灾,若是灾情严重,当地的县令必定会上报到扬州刺史。可是扬州刺史却没有上报朝廷,此事不简单。扬州刺史与左肃政台那边的人交情匪浅。

十年前陛下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分为左肃政台与右肃政台。左肃政台负责监察京官,右肃政台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左肃政台的权利比右肃政台的权利要大,不单负责监察京官,还有权利监察地方官员。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左肃政台的人!一旦左相政台向陛下打个小报告,这官就当到头了!

刘夫人诧异:夫君的意思是,暂时不插手此事?

刘侍郎点头:左相想让我当出头鸟,对付扬州刺史。我可不傻!若是左相府再派人来,便回复不知此事!

妾知道了。

次日,赵大郎又派人去刘侍郎府了解情况。

大郎,刘府那边说刘侍郎并不知晓此事。

看来扬州那边没有上报给朝廷……赵大郎面色为难。

这件事不简单,若是我救助那些流民,会不会给阿耶惹麻烦?赵大郎低声呢喃。

随从说道:若是大郎觉得会给郎主招惹麻烦,就莫要理会那些流民。

赵大郎突然问道:今日废太子没来?

随从摇头:废太子今日没来。

赵大郎告诉随从:你去东市看看,今日废太子有没有进城。

随从点头:遵命。

两刻钟后,随从跑回来告诉赵大郎:大郎,废太子的铺子关门了!今日应该没有进城。

赵大郎皱起眉头,犹豫许久,他说道:你出城看看那些流民。

郎主,来回八十里地……时候不早了,只怕小奴今日赶不回来。

那明日再去!赵大郎心里纠结,不知道要不要出手帮助那些流民。

郎主,今日废太子没有登门。左右将府里的事情告诉左相。

左相颔首,他说道:过几日我再回府。

左右不解:郎主,废太子已经不来找郎主了,为何郎主还不回府?

左相告诉左右:这位可是个聪明人。你以为他当真相信我出城了?

左右愕然:难道明日废太子还会登门?

左相摇头,没有说话。

翌日,晏道书突然出现在左相府。

赵大郎听说晏道书来了,特地跑来见晏道书。

这两日足下没来,不知在忙何事?赵大郎问晏道书。

晏道书一脸疲惫地说道:这两日跑来跑去,买了不少米,送到城外救济那些流民。故而没空登门。

闻言,赵大郎惊讶:足下不是说没有能力救助那些流民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