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句话一说出来,黄九如和常如冰都忍住了脸上的笑意。这朱家卫虽然说的不错,但他却不知道我的情况。
我手里面的绿奇楠,别说用来烧香,就是用来劈了烧火做饭都足够!
……
没有多久,我们几个人都有了几分酒意,话题也开始天马行空的乱飞起来。
这个朱家卫脸上带着三分酒意,然后非常神秘地从脖子上摘下一个吊坠来,向我问道:小叶是个奇人,这东西,你能看出点什么来不?
他把这个吊坠往桌子上一放,发出了铛的一声。我定睛向着桌子上一瞧,不由得心里大为奇怪!
这东西是一块银元,在我们北方俗称叫大洋,不过他这块大洋倒是奇怪的很。
在大洋上面,有一个深深的凹痕,上面还被弯折了一下,简直是奇形怪状,造型分外的凄惨。
切!一块假大洋而已,有什么稀奇?常如冰随手拎起一瓶啤酒,在黄九如的手上过了一下,这啤酒瓶上面立刻就结成了一层寒霜。
常如冰一边把着冰凉的啤酒往我杯子里倒,一边不屑的笑了一声。
赫! 今天我可真长了见识了!只见朱家卫难以置信的摇了摇头:这大洋离姑娘你足有一米多远,你…你是怎么看出来,它是假的?
你往桌子上一撂,那声儿就不对。常如冰笑道:只要是听得多了,就是谁就能得听出来!
我的心里暗自好笑,我这个常姐,人家可是从民国那个时候经历过的人!
她看大洋的真假,只怕比咱们分辨一百块钱的真假还要容易得多!
你这银元既是个假的,又是个残件儿。你竟然这么视若珍宝的把它挂在脖子上,想必这上面,还有故事?我对朱家卫问道。
还真有故事!朱家卫咽下了一口酒,然后双眼放光的向我说道:这东西,救过我一条命!
那是朱家卫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到他们家附近的一座山上去玩。
在山路上,他看见了一位老僧,估计都已经80多岁了。这个老和尚背着半袋子米。在山路上走得分外辛苦,每走个五六十米,就要停下来歇一歇。
这时,朱家卫看着个老和尚走路走的辛苦,于是也没多想,上去就帮这个老和尚扛起了米袋子,一路走了十几里山路,把这个老僧送到了庙里面。
走到了这里,老和尚自然请朱家卫进庙去喝水休息。
然后,就见这个老和尚从一个抽屉里翻了半天,找出了这块银元,递给了朱家卫。
当时的少年朱家卫一看,只见这块银元上,有着一个醒目的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