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凤回巢(重生) 第610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回了椒房殿后,萧诩低声道:丹阳平日胆小怯懦,极少说话。没想到,竟有寻死的勇气。

顾莞宁淡淡应道:她温软的性子是被拘出来的,本来就不是她的天性。如果于侧妃没死,她或许早被养成了益阳那样的性子。

萧诩默然片刻,又问道:母后那边,你打算如何交代?

顾莞宁神色依然冷静:如实照说。母后通情达理,知道原委,也不会怪罪我们。

次日早晨,顾莞宁去慈宁宫请安之际,果然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闵太后。

……不瞒母后,是我授意祖母为谨礼早些定下亲事。也免得丹阳心中一直惦记着三弟。定北侯府是大秦第一将门,我又坐镇中宫为后,顾家无需也不愿再出一个驸马。

丹阳深居后宫,消息并不灵通。想来三弟定亲之事,是刚传入她耳中。她年纪还小,心思又重,一时想不开,竟寻了短见。此事也实在出乎儿媳意料。

闵太后听了这番话,半晌都没吭声,目中闪过复杂难言的情绪。

顾莞宁也沉默下来。

无言相对片刻,闵太后才叹了口气:此事你做的没错。设身处地,换了是我,也会及早提防。

到底是于氏生的女儿,平日再温驯胆怯,骨子里却是偏执的。别说顾谨礼对她无意,便是彼此有意,结亲一事也得听从长辈之命。哪有这样寻死觅活的道理。

好在此事无人知晓,不然,传出去名声实在不好听。

思忖片刻,闵太后又道:等丹阳醒了,我亲自去开导她几句。她想得开最好,若因此事心生怨怼,也怪不得旁人。

还是儿媳亲自去和她说吧!顾莞宁轻声道。

闵太后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要照顾阿娇姐弟三个,要打理宫务,还要照顾皇上的衣食起居。我整日闲着无事,总不至于连这点小事也处置不来。还是你信不过我?

顾莞宁心头微微一暖。

闵太后这是不愿她担上长嫂欺负小姑的名声,所以才将这桩差事揽到身上。

这份心意,她自然要领。

多谢母后体恤儿媳。顾莞宁柔声应道:只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此事因谨礼而起,和顾家有关联。还是由儿媳亲自出面,解开这个结才是。

当然,如果丹阳公主实在想不开,心生怨气,也只能随她去。

闵太后见顾莞宁坚持,无奈地笑了一笑:罢了罢了,我袖手不管就是了。

……

这一日的下午,丹阳公主终于醒了。

醒来之后,一言不发,闭着双目不停流泪。

李侧太妃坐在床榻边,殷殷劝慰许久:……丹阳,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无端端地为何要寻短见?你还这般年轻,好日子都在后面,有什么事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上一二。实在不行,便去求一求太后,或是你皇兄皇嫂……

丹阳公主恍若未闻,往内侧翻了个身,继续无声落泪。

李侧太妃头大如斗。

这个丹阳公主,平日看着温驯乖巧,没想到执拗起来根本听不进人劝,实在令人头痛。

身后响起宫女请安的声音: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顾莞宁来了!

李侧太妃惴惴不安地起身相迎。

昔日顾莞宁刚进府的时候,她曾生过轻视之心,也曾生过弹压之意。不过,很快她便领教到顾莞宁的厉害之处。之后便老老实实地收敛了所有不该有的心思,处处俯小做低。这几年来,日子过得倒也平稳安逸。

如今顾莞宁已为皇后,她这个过气的太妃,更无较劲的资本,只有俯首的份。

想及此,李侧太妃的态度更谦卑了几分:丹阳已经醒了,臣妾正在劝她。只是她不肯听,臣妾也无可奈何,实在愧对皇后娘娘。

顾莞宁并未为难李侧太妃:本宫要和丹阳单独说会儿话,太妃先退下吧!

李侧太妃如释重负,应声退了出去,寝室里所有伺候的宫人也都退得一干二净。

屋子里只剩顾莞宁和躺在床榻上的丹阳公主。

丹阳公主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哭泣,却未转过身来,倔强无言地表明了抗拒之意。

顾莞宁也未张口劝哄,只淡淡说道:你年纪尚轻,不知性命珍贵,为了一个只见过一面的少年寻死觅活。若不是被及时救回来,此时你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丹阳公主的身子微不可见地颤抖起来。

顾莞宁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你好生养伤,也趁着这段时日好好想清楚。命是你自己的,你若执意寻死,谁也救不了你!

第936章 轻生(三)

顾莞宁的声音像平日一般,冷静漠然。

说到他人生死,依然毫无波澜。

丹阳公主心里的委屈和痛苦,犹如一堆干柴里落入火星,猛然间被点燃,迸发了出来。

她吃力地转过身,眼眸里满是痛恨怨怼不甘,声音如被砂砾碾过:皇嫂,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为何要这般对我?

我生母当年做过的错事,和我无关。这些年来,我一直安分守己,谨小慎微地活着,唯恐惹你猜忌对我痛下杀手。我做的还不够吗?

你逼死我生母,用计令已故的皇祖父厌弃我兄长,之后又弑杀我二姐。这些我权当不知,也无力和你抗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