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
太孙又加了一句更狠的:阿奕若不及早教导,就会变得温软可欺,毫无主见。就像父王生前一样。
太子妃抵挡不住,只得无奈退让:罢了,你们怎么管教孩子,都由着你们,我不管就是了。不过,你们也别太心狠。看看孩子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
太孙温和地安抚:母妃放心。阿宁只是管教他们懂些规矩罢了,难道还能狠下心肠打骂他们不成!她是亲娘,又不是继母。
太子妃轻轻哼了一声:反正,她这个亲娘也够狠心的。
太子妃和顾莞宁素来婆媳相得,相处得颇为融洽。像此时这般语出不满,对太子妃来说,还是第一回 。
太孙哑然失笑,忙好言哄了太子妃一通。
……
出了雪梅院后,太孙立刻回了梧桐居。
待见了阿娇阿奕两人,太孙才明白太子妃口中说的狠心是何模样。
见到他,阿娇阿奕没有向往日那般扑上前来喊爹,而是规规矩矩地走上前来,一个笨拙地行裣衽礼,一个抱拳作揖。
女儿(儿子)见过父亲。
……这一对淘气包,还是第一次正式行礼道安。
太孙不知该觉得好笑,还是该心疼精神不济的儿女。正要柔声哄两句,站在一旁的顾莞宁,已经淡淡地瞥了一眼过来。
太孙立刻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去,改而微笑道:罢了,都免礼。
两个孩子又道:多谢父亲。然后才站直了身子。
行完礼,太孙才笑着俯下身子,捏了捏女儿肉肉的小脸蛋:几日没见,我的小阿娇怎么瘦了?是不是厨房做的饭菜不合口味?
阿娇摇摇头,声音也不像往日那般高亢:饭菜很好,是阿娇不想吃。
太孙有意哄阿娇说话,笑着问道:以前阿娇一顿要吃两碗饭,现在是不是只吃一碗了?正好变得瘦一些美一些。
阿娇在同龄的女童中,确实是比较胖的。白白的圆润的小脸,肉肉的小手背上有几个窝,小腿也如胖胖的藕一般。
这几日稍稍瘦了一点,眉目确实秀气多了。
女子就没有不爱美的,四岁的女童也一样。
阿娇一听太孙夸赞自己,眼睛亮了一亮,自以为悄声地问道:爹,我真得变好看了吗?
太孙笑着点头:那是当然。
阿娇顿时咧着小嘴笑了起来。
阿奕不甘被亲爹冷落,也凑上前来,小声问道:爹,我是不是也变瘦变好看了?
太孙笑着拍了阿奕的小脑袋一巴掌:男子汉大丈夫,相貌好不好看,都是次要的。最要紧的是行事果断有魄力有主见。
脑袋被拍得有些痛。
不过,阿奕没好意思呼痛,挺直了胸膛,骄傲地说道:爹,我听娘的话。我想要什么,就要说什么。我喜欢吃鱼,这几天我都吃鱼。
太孙被儿子童稚的可爱模样逗得开怀一笑。
顾莞宁的眼中也露出笑意。
……
阿娇阿奕走的时候,也没忘了行礼。
因为学行礼的日子还短。两个孩子行礼都不甚标准,偏绷着小脸做出大人模样,愈发让人好笑。
太孙一直努力控制自己,待孩子走了之后,才笑了起来:阿娇阿奕行礼的样子实在是可爱又可笑。是哪个夫子教的?
顾莞宁淡淡应道:是我。
太孙:……
殿下若对我教导的不满意,不妨从宫中找一个专门教导礼仪的嬷嬷来。顾莞宁又淡淡地说了一句。
糟糕!
过了三天,顾莞宁气还没消。
太孙深谙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之道,立刻笑道:你教的就极好。
然后,走上前来,握着顾莞宁的手叹道:阿宁,这几日辛苦你了。
教导孩子,是我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顾莞宁神色淡然,语气不冷不热:殿下整日在宫中奔走操劳,才是真的辛苦。
碰了个软钉子的太孙,也不恼,厚颜将头靠在顾莞宁的肩侧,幽幽叹道:我知道你是嫌弃我这个当爹的心软,没能好好管教孩子。将这为难的差事都给了你……
顾莞宁冷哼一声:有什么为难的。别人都心软,唯有我这个亲娘心肠最硬。他们两个不懂规矩,我便让他们学规矩。哭闹我也不会心软。母妃难道没和你告状吗?
太孙:……
果然是告状了。顾莞宁继续冷哼:可惜告状也没用。我绝不会纵容姑息,母妃再心疼再说情,我也不会更改主意。
得了!
看来婆媳两个这三日已经为此事闹别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