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也觉心酸:娘娘别着急,我绝不会饶过魏王父子。
韩王世子咬牙切齿地附和:他们就是再狡辩也没用。此事一定是他们干的。不然,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魏王府里的玉屏,偏偏和彩云都死了。
是啊!
世上哪有这么凑巧的事?说出去谁信?
回了魏王府的魏王和魏王世子,俱都头痛不已。
魏王一声令下,命人严查府里的宫女内侍。
魏王世子一直没出声,待魏王下令之后,挥手命所有人都退下,然后低声道:以父王看来,到底是谁在暗中动手陷害我们?
魏王目中闪着愤怒的凶光:能做出这等缺德事的,除了齐王还能有谁?他多年前就在太子身边安插眼线,我们魏王府里,少不得也有齐王府的奸细。
趁着这次机会,都给我揪出来,杀得干干净净!
魏王世子先是点点头,然后皱眉道:萧睿被关进天牢,齐王在府里待了一个多月,才有机会出府。这种时候,他自保还不及,怎么会有心思对我们动手?
魏王冷笑连连:阿凛,你太不了解齐王了。他自小就奸诈阴险,暗中捅刀子的事没少做过。越是这等时候,他越不会放过。
第791章 内斗(一)
真的是齐王?
魏王世子皱起眉头,思忖片刻,低声道:会不会是大堂兄所为?
不可能。魏王斩钉截铁地说道:太子刚死不久,萧诩又被萧睿所伤,一直在福宁殿里养伤。太子府内外一团乱,这等时候,他哪有心情出手对付我们。
而且,以萧诩的性格,也做不出这等心狠手辣的举动来。
一定是齐王所为!
太孙温和雍容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哪怕魏王知道太孙并不像表面显现的那般温和无害,依然下意识地这般认定。
魏王世子也点了点头:父王言之有理。可惜我们现在没证据,指证不了齐王。皇祖父勒令我们严查,我们到底该如何交代?
魏王咬牙切齿地冷笑:没有证据,我们便造些证据出来。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别人能往我们父子身上泼污水,我们也无需客气。
说完,魏王依旧愤恨不已:韩王父子也是一对棒槌。这么明显的挑拨离间都看不出来。今日若不是在福宁殿,少不得要动手教训他们一顿。
魏王世子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淑妃娘娘被毒哑了,六皇叔和烈堂弟情急愤怒也是难免。
冷静理智也得分情况。
遇到这种事,还能保持理智的,天底下也找不出几个来。
……
齐王在听闻福宁殿里的闹剧之后,心情颇佳地回了齐王府。
魏王和韩王暗中结盟,意欲坐收渔翁之利。哼!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美事。还没等他动手,两人已经狗咬狗内斗起来。
真是大快人心!
回了齐王府后,消瘦了许多的齐王妃迎上前来,行了一礼。
齐王心情大好,看满脸哀戚的齐王妃也没那么不顺眼了,难得温言安抚:事已至此,你也想开些。阿睿还能留一条性命,已是皇恩浩荡。只要人活着,就有翻身之日。待日后,本王自会想法子将阿睿救出来。
齐王妃眼里有了一丝亮光,急切地问道:殿下真有把握救出阿睿吗?
齐王剑眉微挑,目中闪过一丝精光,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父皇已经老了。
太医院里的太医中,也有齐王的人。齐王对元佑帝的身体情况了然于心。
元佑帝不但老迈,而且龙体虚弱,时常生病。有丧子之痛在先,又有儿孙争斗在后。元佑帝大概也活不了几年了……
齐王妃听出齐王的话中之意,萎靡颓唐的心情霍然明朗,一把抓住齐王的手:殿下说的可是真的?以后真的能救出阿睿?
齐王淡淡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谎话。
元佑帝驾崩归天,他坐上龙椅,这大秦就是他的天下。到时候,想将自己的儿子放出宗人府,轻而易举。
齐王妃对齐王十分信任,闻言长松一口气。
只要能将阿睿救出来就好。
殿下,臣妾能去宗人府看看阿睿吗?齐王妃满含希冀地问道:他只身一人被关进牢里,身边无人伺候,臣妾实在放心不下。不如殿下向父皇恳求一声,臣妾将小德子送进去伺候阿睿……
住嘴!齐王耐心着实不多,很快便沉了脸,怒目相视:父皇还在气头上。这种时候,本王岂能多嘴。再者,在天牢里待着,要什么人伺候。此事不必再提。
齐王妃委委屈屈地住了嘴。
齐王又道:阿袆也到了成亲之龄。本王记得,赵阁老府上还有一位未出嫁的孙女,你让官媒去提亲吧!
萧袆是齐王世子一母同胞的弟弟,也是齐王妃嫡出的次子。比齐王世子小了六岁,今年十五岁。被封东平郡王。
齐王妃一怔,下意识地抬头看向齐王:殿下想让阿袆娶赵家孙女?
赵阁老是当朝阁臣,仅在李阁老傅阁老之下。赵家在朝中势力不容小觑,赵家嫡孙女倒也配做齐王府的儿媳。
只是,如今长媳王敏娘家势弱。再娶这么一个门庭显赫的儿媳回来,王敏以后在府中要怎么自处?
以后长子萧睿回来了,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