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顾莞华才试探着问道:二妹,沈表妹刚到府里两天,你怎么就这般讨厌她?是不是她说了什么话让你不喜?还是做了令你厌恶的事?
暂时还没有。顾莞宁淡淡一笑,然后,又说了句让人听不懂的话:不过,这是迟早的事!
众人:……
顾莞琪懵了一脸:二姐,你到底在说什么?我怎么一个字都没听懂!
听不懂的不止你一个,我们也没听懂啊!
众人齐齐看向顾莞宁,期待着顾莞宁能解释得具体详细点。
顾莞宁却不肯再说了,很快扯开了话题:不说这些了。说点高兴的事。今天下午绣庄和珍宝阁的掌柜送衣料首饰来,我们可得好好挑一些。
顾莞华善解人意地配合着转移话题:还有半个月就是傅家老夫人的八十寿辰。祖母说了,到时候会带着我们一起登门道贺。出门做客,确实得穿戴得好一些。
顾莞宁笑着嗯了一声。
傅老夫人是傅阁老的母亲,也是圣上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算起来,比太夫人还长了一辈。
放眼整个京城,像傅老夫人这般身份尊贵年已八旬的女眷几乎找不到第二个。
傅阁老是文华阁大学士,也是内阁次辅,深得当今天子元佑帝的信任。在朝野也极有威望。
也因此,傅老夫人的寿辰虽还未至,却早已众人瞩目。
不过,有资格接到傅府请帖的人家并不算多。傅阁老为官三十年,行事低调,并不张扬。老母亲寿辰,只给交好的人家送了请帖——到时候闻风而动主动登门的官员女眷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顾家和傅家只隔了两条街坊,平日素有来往。自是接到了请帖。
顾家虽不拘着小姐们出门。不过,等闲无事,她们这些待字闺中的闺秀们到底不便常出去走动。如今可以正大光明地出门做客,就连性子最文静的顾莞华也是满心喜悦。
顾莞琪立刻笑着接口:以前祖母总说我年龄小,不肯带我出府做客。今年我都十一岁了,祖母总不该再扔下我了。
年龄最小的顾莞月捧着小脸叹气:这么说来,这次出府做客是没我的份了。
逗得众人开怀一笑。
……
方氏本已准备好了午饭,见顾莞宁等人都来了,立刻吩咐丫鬟:去厨房说一声,再添六道菜。记得叮嘱厨子,做一味清蒸鲈鱼。
顾莞宁抿唇一笑:难为三婶记着我爱吃鱼,多谢三婶了。
堂姐妹几个口味各自不同,顾莞宁最喜吃鱼。
很显然,这道清蒸鲈鱼是为顾莞宁点的。
方氏亲热地笑道:瞧瞧你,说这话多显得生分。你若是肯常来,我让厨子每天变着花样的做鱼给你吃。
方氏出身不显,其父是一个四品官。在勋贵多如狗皇亲遍地走的京城,区区一个四品官毫不起眼。
方氏个头不高,相貌生得也不算特别美。一张圆润的脸,总带着几分笑意。让人看着顺心顺眼。
比起高挑艳丽的吴氏,方氏显然逊色了一筹。站在美丽优雅清冷矜持的沈氏身边,方氏就更黯淡无光了。
顾海是京城出了名的美男子,当年倾慕他的闺秀不知有多少,可他偏偏娶了貌不出众的方家长女,不知多少人暗暗为顾海扼腕。
顾海虽是庶出,可顾家是大秦最显赫的将门,娶一个四品官的嫡长女绰绰有余。如果方氏才貌出众也就罢了,偏偏方氏貌不惊人,琴棋书画俱是平平。站在俊美倜傥的顾海身边,怎么看都有点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感觉。
当然,那朵鲜花,绝不是方氏就是了。
方氏和顾海夫妻多年,感情颇为和睦。也让等着看方氏笑话的众人暗暗惊讶不已。
顾莞宁对方氏这个三婶却是颇有好感的。
方氏既不美貌,也不特别聪明。不过,她最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这么多年来,从不多嘴多舌,安安分分地做着顾家三夫人。孝敬婆婆,对两个嫂子百般谦让,将一儿一女照顾得无微不至,对庶出的顾莞月也十分宽厚。阖府上下,无人能挑出方氏的不是。
也怪不得三叔顾海对相貌平庸的妻子一直十分满意颇为敬重。
……
安排好了饭菜和众人入座,方氏打发丫鬟去书房:去请老爷过来用午饭。
顾海很快来了。
父亲!三叔!
几个少女纷纷起身打招呼。
顾海爽朗地笑道:自家人在一起吃饭,只管随意些,不必拘束。又故作讶然惊喜:哟!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怎么连顾二小姐也屈尊驾临了?
众人都被诙谐的顾海逗乐了。
顾莞宁也笑了起来,俏皮地应了回去:我今日早起,掐指一算,料定三叔今日必在府中。所以就来蹭饭了。
三房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顾海说话风趣幽默,方氏也宽厚温和,顾莞宁坐在饭桌边,格外舒适自在。
说说笑笑,一顿午饭吃得颇为愉快。
午饭后,顾海起身准备回书房。
三叔!顾莞宁也随之起身:我想到你的书房里借几本书看看。
所谓借书,当然是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