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参不明所以,眨眼问道:什么姨娘?
娘们便指向叶习晴道:这不是你姨娘?
程元参道:她是我二婶,不,她是我姑夫。说着也察觉对方问话不怀好意,便挣脱开跑向叶习晴。
回房后,程元参学了几句话给庄明卿听,庄明卿听完失笑了,跟石嬷嬷道:还得赶紧搬,再住下去,可要生出许多闲话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赁院落,布置新家,请稳婆等。
石嬷嬷也相看了几个乳母人选,总认为不合适,和庄明卿道:公主殿下,咱们迟些总归要回京的,而乳母是当地人,怕不情愿抛下家小跟着进京的。初生娃儿习惯了第一个乳母,换了别的乳母,又怕不适应。
庄明卿道:这有什么可愁的?到时我自己喂养娃儿便是。当初产下元参时,我们也没能力请乳母,可不是我自己喂养的么?瞧瞧,元参不是挺健壮么?
石嬷嬷急了,低嚷道:以前还罢了,现下您可是公主,怎么能自己喂养娃儿呢?且回了京后,还不知道要处理多少事儿呢,亲自喂养娃儿便没精力做别的事了。
庄明卿道:嬷嬷别急,我且先喂养着娃儿,待回了京,再找乳母也成。
两人争论着,程毕三过来道:且先找乳母备着罢,到时公主自己能喂便自己喂,不能自然是乳母喂了。
她们这里忙乱着,在京城的程太夫人却是扳手指计算庄明卿的生产日期,一边嘀咕道:明卿也是一个可怜见的,生元参时,万里一点不知道,这会生第二胎,又没什么亲人在身边。
舞阳公主听得她的嘀咕,忍不住道:怎么没有亲人在身边了?毕三和习晴不是跟着出京了么?
程太夫人意有所指道:明卿和万里还没成亲呢,毕三和习晴可不算明卿的亲人。且毕三和习晴哄哄元参还行,生孩子的事,他们懂什么了,别添乱就好。
生孩子毕竟是一脚跨进鬼门关的事,舞阳公主听着嘀咕,也微微心焦,只嘴里安慰程太夫人道:明卿自己是大夫,身边也跟着一个得用的石嬷嬷,料着没事儿的。
程太夫人道:只盼万里快些赶到,也给明卿一个定心丸。
程万里自是日夜兼程赶路的,但再怎么赶,算了算,好像也赶不上庄明卿生产的日期。
七月中,江南酷热难当,一个粗使嬷嬷提了一桶水泼在院子前,水汽蒸起,石板铺就的地面一下就干了。
石嬷嬷出来道:令人再挑几担水,院子外都泼一泼,再置几桶水在角落中。
粗使嬷嬷道:何不多买些冰呢?我看大户人家,这当下都是买冰置在房中呢,可凉快了。
石嬷嬷道:置冰虽凉快,可冰总归有寒气,现夫人快生产了,可不能受半点寒气。
正说着,程毕三在窗边招手,用嘴型喊道:石嬷嬷快来!
石嬷嬷忙进去了,小声问道:怎么了?
程毕三指指榻上正午睡的庄明卿,示意石嬷嬷去看她腹部。
庄明卿穿着薄衣,因侧身睡着,腹部绷得紧,正好看见她腹部上一会儿凸出一个小拳头状,一会儿凸出一个小包包。
庄明卿睡梦中,不忘用手轻抚腹部,安抚着腹中乱动的胎儿。
石嬷嬷看了一会,却是色变,低声道:二爷赶紧去请大夫来。
是有不妥么?程毕三吓白了脸色。
石嬷嬷道:快生产了,按理来说,不该再动得这样厉害的。这像是娃儿在肚子里不舒服才乱动的。
程毕三不再问,一下奔出门去请大夫。
大夫很快来了,正好庄明卿醒了,便上前诊脉,诊完道:这是天热心燥,影响了胎儿。
石嬷嬷道:须不须服些安胎药呢?
大夫摇头道:不须的,只这房中也太热了,你们搁些冰罢!有孕的人,比常人更怕热的。
石嬷嬷道:就怕侵了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