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冬动作极轻地将纱布拆了,见伤口都已经结了痂,也消肿了,问道:明日就不用绑纱布了吧。
嗯,明熙又读了两日踝关节的医书,心里门清,结了痂就差不多好了。
闻冬挖了一勺玉白的药膏,敷在伤疤处,伤药瞬间化成了滋补的药水,顺着伤疤渗透了进去。
这药是慕箴送来的,也多亏了这药,明熙才能好的这么快。
慕公子送来的药真好用,闻冬想起之前明熙发烧时,嗓子也是靠吃慕箴的药好起来的,诚心感慨,若是没这盒药,姑娘还得受老些罪呢。
药敷上后,非但不疼,还有一种水润润的清凉。
明熙躺在床上,美滋滋地睡了过去。
因为脚伤不便,明熙很早就起了。
品秋背着她,进书院的时候天才刚刚亮。
本以为自己一定会是第一个到的,没想到刚一进门,品秋整个人极夸张地一抖。
她抬头,望见树下的身影。
顿时喜笑颜开。
你怎么知道我今日要来?
慕箴只是十分无奈地上前:算到你今日伤口该结疤,猜你一定不愿意闷在家里。
见她晃晃悠悠从品秋背上下来,他伸手扶了一把,浅浅皱眉:怎么能这么不顾自己身体呢?山长不是也说让你好了再来?
我无聊嘛。明熙偏偏像个软骨头,从品秋身上又挨到慕箴身上,软绵绵地靠着他,反正来书院又不需要走动。
此刻见到了慕箴,便眼里都是他了。明熙摆手:品秋你回吧,晚上散学你再来接我。
品秋听她这么说,又问:午膳姑娘怎么办呢?我中午给您送来?
不用。
回话的却是慕箴:我吩咐了怀生,他中午会来。
见自家姑娘一心跟慕箴说话,品秋又想到前几日广艳栏时惊心动魄的画面,默默在心中叹了口气,回府去了。
见四下无人,明熙又不自禁地娇气起来:你扶我进去。
书院门口的清晨一个人也没有,鸟雀倒是不少,在泛着冷意的晨露间围着二人打转。
慕箴也没有多说什么,或许他天不亮就过来,为的就是好好照顾她。
于是他轻巧地在明熙身前蹲下,脊背挺直得像是一把未出鞘的刀剑。
明熙捏了捏手指:我,我是让你扶我……
谁要他背了。
慕箴见她迟迟没动静,稍稍偏头来:伤口刚结疤,还是尽量少走路,若是裂开了还有的疼呢。
而后一笑:况且,之前不是也背过的吗?
明熙咬了咬唇,她意识到慕箴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他二人还没有闹别扭的年幼时期。
那时在汴京的应天书院,她确实总被慕箴背着。
但那段时日已经过去了好久好久,中间横亘的,不仅仅是这些年来的疏远和冷淡,更是后来物是人非的生离死别。
算了……
明熙叹气,反正四下无人,也不会有人看见。
她慢吞吞地俯身,赌气一般往慕箴身上一跳,像个小肉团似的撞在他背上。
被以为会被她撞一个踉跄,然而少年的背纹丝不动,就像是一座雪山一般安稳。
稳稳地接住了她。
慕箴双臂勾着明熙的腿弯,站起时还将人往上颠了颠,以求成为最稳定的座驾。
明熙勾着他的脖颈,担忧道:我会不会很重?你身体没事吧?
一阵轻笑。
别太低估自己的医术了,明熙,慕箴声音温润,有你在,我身体怎么会有事。
这话明熙听了,比听什么哄弄人的话都开怀的多。
天光渐渐亮了起来,阳光落在书院小路两旁的树上,斑驳的树影又照在二人身上,一时静谧。
到明熙的课室,果真一个人都没有。
走到她的座位,慕箴才将人轻轻放下,等明熙坐好后,又问她:还疼不疼?
其实已经不怎么疼了,只是伤口在恢复时还有些痒,但都这么问了,明熙怎么会放过撒娇的机会,此刻正皱眉道:疼死了!特别特别疼!得吃金鸪楼的肘子才能好。
慕箴眸色晦暗,他指尖爱怜地在明熙脸上轻蹭两下,又克制地收回了手:嗯,中午我让怀生送来。
慕箴就这样垂着头望着模样乖巧的女孩儿,觉得她就像小羊羔一般绵软,受了这样大的惊吓和伤痛,不吵不闹,只需要一点美食就能将人哄好。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