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758章 收权月票)(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谢东篱淡淡笑着,将盈袖抱在怀里。

虽然他一直知道盈袖应该是不会在意的,但是亲耳听到她说出来,他还是心生感动。

这个世上,有这样一个人深爱他、钦佩他、敬重他,愿意为他献出一切乃至生命,并且愿意生生世世陪在他身边。

这样的女子,他又怎能放开她?

嗯,只要你不计较,我就什么都不在乎了。谢东篱给她掖掖被角,睡吧,你还在坐月子,不要太劳累。

盈袖也关切地对谢东篱道:你也早些睡。说完又犹豫着道:宫里的事,我都听说了……

谢东篱弯腰低头,在她额头亲了亲,你别管那些事,从陛下废了小磊的皇太孙位置开始,他们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我正是要说这件事。盈袖清了清嗓子,虽然我娘家是姓元,但是既然嫁了你,我就跟着你姓谢了。你别胳膊肘往外拐,我们的儿子,可是姓谢呢……

娘子既然有命,为夫莫敢不从?谢东篱莞尔,快睡吧。这些日子你在后院好好养身子,我就不进来了。

盈袖应了,嘱咐他也要好生保养,不要太累了。

夫妻俩依依不舍地说了半天话,看见盈袖倦极而眠,谢东篱才悄然离去。

第二天,谢东篱就搬到外院,每天开始在丞相阁和谢家之间奔波。

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解除三大侯府的兵权。

这件事早就在筹备中,但是元宏帝决心一直不彻底,所以拖拖拉拉留到现在。

……

万宁侯府里。

传旨太监带着数百个禁军上门,宣读圣旨,要求万宁侯府将虎符上缴给兵部,同时将两万侯府军士的兵籍交出来。

跪在地上的万宁侯抬头看着传旨太监,一字一句地道:陛下如今病倒在床,请问这圣旨是从何而来?

那传旨太监面无表情地道:你自己看。玉玺、朱印,还有丞相阁的连署,哪一样跟以前有差别?

只要加盖了玉玺和丞相阁连署印,就是正儿八经的圣旨,哪怕元宏帝亲自颁发,也就是这个流程。

万宁侯恨恨地站了起来,大手一挥,把东西给公公带回去。

传旨太监脸上露出笑意,这样才对。侯爷,这里还有一份恩旨,是给府上哥儿的。

万宁侯一愣,我的儿子们?

对啊。传旨太监笑眯眯地道,大丞相说了,侯爷将兵权交出来,不能让侯府吃亏,因此颁发恩旨,恩荫子孙。

原来不止给儿子?连孙子都有?

万宁侯这时才觉得心里好受些,命人将儿子孙子们都叫了过来跪迎接旨。

这一道旨意,给万宁侯的四个儿子却封了功名,六个孙子也各有恩荫的爵位,最低的也是轻车都尉。

这样一来,万宁侯府对于收兵权的抵触情绪一下子降到最低。

况且万宁侯的军中职位还在,一旦有战事,他照样要披挂上阵,领兵杀敌。

就是说,他的军权还有,就是那些军士不再姓宁,不是宁家军了。

爹,陛下这道旨意真是圣明无匹。万宁侯的大儿子忙着叩谢皇恩,将这一套架势做足了。

接了旨,缴了虎符和军士的军籍,万宁侯觉得心里一下子空荡荡起来。

还是儿子们安慰他:爹,这件事谢大丞相已经是看在姑姑的面子上了,对我们侯府厚爱有加。再说那些军士,其实也是不可能一直掌握在侯府手里的。

在中州大陆的三个国家里,只有东元国的兵力是分在三个侯府手里,别的国家都是握在皇室手里。

当然,造成东元国这种兵力三分的情况,跟东元国立国是女帝有很大关系。

女帝当年立国,也是机缘巧合,在第一次长兴侯的帮助下建立的东元国。

所以她没有办法控制住那些兵汉,只有想个三侯府并立的法子,让他们互相牵制。

再加上最强的长兴侯府历代都对皇室忠心耿耿,这种局面才保留了下来。

想到长兴侯府,万宁侯又有些幸灾乐祸,摇晃着脑袋道:我们倒也罢了,于情于理都没法给谢大丞相使绊子。但是长兴侯府可不一定……

如今东元国的上层官员都知道,其实现在就是谢大丞相权倾天下,要政权兵权一把抓。

元宏帝病重在床,就是一个幌子。

谢大丞相要做什么事,根本就不用挟天子以令诸侯。

绝大部分人就是服他。

这就是民心所向。

如果元宏帝是个励精图治,正当壮年的君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杀了谢东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