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衬衫,那衣领,绝!真他妈绝!
俞琬还在啧啧赞叹。
好看么?是真的好看。
大屏还没开,主台离的太远了,蒋妤同无法更精细地打量他。
此刻的他对她来讲更像一个平行世界里的完美尖子生,感慨几句就过去了,撩不起更多波澜。
俞琬迟迟得不到她的反馈,用手肘碰碰她:说话呀阿同!
嗯,好看,是很绝。她虽然这样说,口吻却配不上内容,有些淡淡。
想起她不怎么关注人皮相,俞琬勉力将眼神从他身上撕下来,转头看着她说:他就是晏朗。
就今年中考的大市第二,摸底考年级第一。
他是晏朗,而非他叫晏朗。两句话表达一个意思,背后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前者自然而然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说话人默认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后者才是介绍别人应有的格式。
蒋妤同果然来了兴趣,再一次看向前方。
台上的人温淡雅气,没太有侵略性。个高的人普遍有些驼背,他没有。直腰平肩地站着,每一寸动作都符合规范。
如果不说他的成绩是年级第一,蒋妤同会以为他是乐器组第一,马上就要拎着小提琴拉一曲《沉思》,让台下的女生拜倒在他婉转抒情的曲调中。
就他?
俞琬重重点头,神色庄重:就他。
似乎是要配的上他头顶层层叠叠的耀眼光环,旁人说起晏朗成绩的神态总要严肃些,郑重些,好衬出他无可挑剔的光辉履历。
蒋妤同忍不住扑哧一笑,至于嘛?这么严肃?提都不能提了?
俞琬反驳:那不一样!
蒋妤同无奈:好吧。
俞琬继续八卦:我今天在贴吧上翻了,他初中同学有发帖聊他的。
我稍微扫了一下,除了‘向学神下跪’竟然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晏朗这个人真的是逢考必胜,万年状元。
他中考不是大市第二么?上头还有个第一。蒋妤同挑出漏洞。
俞琬弋她一眼,别急呀,这不就说到了。
这哥数学满分,物化满分,英语接近满分,你猜怎么着?
语文垮了?
没有!
俞琬反驳的架势仿佛偶像被骂,炸毛后又变成一副故作高深的神情。其实满脸都写着:快来问我快来问我。
蒋妤同憋笑,顺着她的意摆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俞琬很满意,点点头说:他考政史时答题卡破损,正好是反面扫码的地方。
换一张就是咯。
据他同场的人说,当时监考老师也这么建议。他说反面也就两题,算了。
两题也是题,一分也是分。
蒋妤同哭笑不得:他还嫌分多?
俞琬扼腕:谁说不是啊,结局就是这么草!两题十二分,白扔了!今年的状元也就比他高两分。
两人对视着,都能从对方眼里读出迷茫。最后只能怨自己境界不够,理解不了学神的思维。
学生时代光成绩好传播的范围有限,若是附带些出格操作便会引起广泛关注。晏朗因此反而比第一名更吸引眼球。
俞琬不禁有些心疼今年状元。
六月中考,八月摸底,他状元的头衔还没捂热就又送出去。
好多人私下里都嘲他这状元是白拣来的,要不是晏朗出事,哪儿能轮得到他。明明没错,成绩也货真价实,却还能被人压一头。
惨也是真的惨。
甚至于晏朗那句也就两题,算了。都比他有关注度。
这句话一度爆红校园,还有仿句出现:
也就五分,算了。
也就语文,算了。
也就这一次,算了。
周围人没少拿这件事打趣晏朗。
啊——疼。蒋妤同喊出声,嘴比思维快。
想什么呢,去换衣服。他把一套校服递给她。
一出卧室就看见她盯着自己发呆,连他走近都没反应,晏朗忍不住敲了她额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