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立刻把事情的原原本本讲给相依为命的奶奶听。
你去那蹭学,一分钱没给,他反倒是给你银子?
等我赚钱再分给他。小树牢记先生说的那话,他做的这个东西肯定行。
老太太皱着眉头道:就你那木疙瘩?
老奶,那是脱粒机能干活的,不是木疙瘩。
……五百文呢,换成粗粮能过好久呢。要是拿了银子跑了怎么办?夫子对你这么好,你可别辜负了人家,好好做。我不懂你那玩意,但既然你们夫子都说好也有他的道理。
老奶,今儿我想吃玉米面馍馍!
老太太道:行。说完拿了个小锄头出去了。过半晌从外头提溜了两坛子满是泥的酒。不知道埋了多少年,上面裹的面都灰扑扑的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了:这是我跟你爷成亲的时候他埋里头的陈年老酒,咱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两坛酒给先生送去表下心意。
好嘞。
老太太道:以后可不许再说给自己能卖了的话,你要是走了我可怎么活儿啊?
不会了,我很快就能赚银子了。小树自信满满的说着,这五百文银子他谁也没说。
可是当天学生放学回家之后。白天发生的这点事儿就传开了,四个村子都知道了。
不得了啊,你们那个夫子人也太好了?
学生们都是夫子的迷弟:就是,我们夫子收的银子比别人少,教的还好。我现在都已经会背好多诗了。美滋滋的炫耀。
儿子,你一定要跟着夫子好好学,别人没有这个造化。瞅准时机就拜师,成为他的嫡传弟子。
……
被大家这么一宣传,陈鹤的人气一下子就上去了。人人都知道林家村有个了不得的人物。以前还说他配不上林桥现在也没人说了。
林桥那三亩地大丰收顾人干活,把先割下来的稻米然后送去脱粒。他家里的牲畜多,连米糠都拉回来了,家里的粮食一下子就多了起来,村里收粮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