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徐清欢离开,徐青安得意洋洋地重新趴下来,不过很快他就一脸痛苦:快请廖先生来为我敷药!在妹妹面前故作轻松,现在终于忍不住了。
廖先生摇头叹口气,这位世子爷就连受伤都跟旁人不同。
徐青安等屋子里没有了旁人,才痛呼出声:廖先生,您慢点,我这屁股不能有事。
屁股上凉凉的感觉传来,之前的痛楚少了不少,徐青安感觉自己又活泛起来:廖先生,我这屁股上要留很大的伤疤吧?
廖先生捋着胡子道:治的及时,应该无碍。
能不能伤治好了,疤留下?徐青安道。
廖先生诧异:世子爷为何要如此?
这是小爷立功的凭证,看谁还敢再打小爷的屁股。
廖先生只觉得可笑,正要再与徐青安说话,屋子里鼾声大起,徐青安已经睡着了。
……
金月可汗骑在马上,眺望不远处的胪朐河,本来这次是尚好的机会,没想到迟迟不能破城,鞑靼各部已经对他渐渐失去信心。
他好不容易才在鞑靼稳固了地位,一旦人马损失太多,就有可能会被其他部吞掉,而且李煦已死,没有人与他里应外合很难成事。
真是可惜,也许就要这样退兵了。
京城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归来
金月可汗话音刚落,身边幕僚立即道:皇帝下令增兵,不过以各卫所的情形,最早也要半个月才能到奴儿干。
半个月的时间,他却也不能击溃宋成暄大军。
幕僚接着道:可汗,您年纪尚小,还有时间继续筹谋,大周和鞑靼现在已经知晓您的身份,此时您的安危最重要。
这次我们也不算劳而无功,至少知晓大周边疆的情形,奴儿干拿不下,下次可以试试宣府镇。
金月可汗半晌才道:就像父亲说的那样,大周本朝天子无能,奴儿干战事从开始到现在宣府的张家竟然纹丝不动,可见皇帝有多么怕死,宁可丢了奴儿干,也不准京城周围的卫所动分毫,我父亲说的没有错,大周大势已去,他本想做个中兴之主,却半路崩殂。
说完这些,金月可汗道:等我养精蓄锐找机会再度征战,京中先不要让人送消息了,免得被人发现端倪。从奴儿干之乱可以看出当今的大周朝廷无能,大周朝廷不懂得看天下之势,早晚为此付出代价。
让人与张玉弛继续往来,金月可汗道,张家贪财,我就给他银子,将他好好地养起来,他日必然为我所用。
幕僚道:只怕这次宋成暄回去要弹劾张家。
不碍事,金月可汗笑着,这可是张家最后的血脉,太后娘娘不会允许再有任何的闪失,这次战事朝廷的军资先送到宣府而非奴儿干,由此可见太后娘娘的私心,希望皇帝和太后娘娘千秋万载,这样他们才能帮助我达成所愿。
金月可汗说完调转马头向大营中驰去。
……
金月可汗的兵马退去,奴儿干的战事终于停歇。
福余卫城门大开。
徐清欢就看着宋成暄带着一骑向这边驰来,守城将士和民众夹道相迎,呼喊声起此彼伏。
徐清欢也不由地露出笑容。
妹妹,你不觉得妹夫太招摇了吗?徐青安依旧行走不便,扶着永夜站在那里,不停地抱怨,我回来的时候藏在斗篷下,生怕给将士和民众添麻烦,妹夫可好,这样气势汹汹……
徐青安一边说着一边心中发酸。
世子爷与公子不同,永夜终于忍不住道,世子爷打的是败仗,公子却从来没输过,公子从来都是威风凛凛。
徐青安一脸委屈:你怎么能这样说,要不是小爷在前面做铺垫,妹夫哪里能有今日之风光,这些功劳里总有我的一多半。
永夜抬起下颌。
徐青安道:一少半,我已经吃亏不少了。好歹他也是少年英雄,怎么总是被人忘在暗处。
宋成暄翻身下马,目光越过众人落在徐清欢身上,徐清欢本觉得应该等守城将士与宋成暄说过话之后她再上前,可宋成暄那灼灼的目光却让人难以忽视。
人群从她面前分开,体贴地让出一条路。
徐清欢快步走过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怀孕,她的情绪有些飘忽的难以掌控,方才她还能压制住自己,握住宋成暄的手之后,她不禁眼睛一热,泪水差点就跟着落下来,哽咽着一时说不出话,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心疼他,一战下来他瘦了不少。
宋成暄的手拂过她的鬓角,眼睛格外明亮:清欢,你辛苦了,现在战事已平,接下来我会好好照顾你们母子。
宋成暄说完,抬起头看向将士:稳固边疆,平息战事,我们回家了。
欢腾的声音再起。
徐青安看着宋成暄和妹妹拉着手被人簇拥着进了城,半晌才擦了擦眼角,怪不得妹夫能娶到妹妹,真是花言巧语,巧舌如簧。
徐清欢想到这里嫌弃地望了一眼齐德芳:你也不跟着学学,学完了也好为小爷我声张声张功绩。
齐德芳轻轻地抖了抖衣袍:世子爷,战事终于平息了。
唔,徐青安当然知道,那怎么样?
我终于可以不用忍着你了。齐德芳说完也大步走向城中。
你莫非也癔症了不成?徐青安不禁摇头,齐德芳就是没见过世面,经过一次大战就变得疯疯癫癫。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徐青安才发现一个问题,身边人都走了,将他丢在这里,竟然没有人来搀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