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迷迷糊糊中睁开眼睛,只见李二爷拿着火把站在他面前。
九弟,李二爷脸上满是脏污,左翼军失守了,那几个副将竟然带着兵勇四散而逃,我斩杀了逃兵却没有用处,眼下这样的情形,我们不如先想法子脱身,日后再做计较。
李煦望着李二爷。
李二爷的表情更为焦急: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九弟这身子也不能再带兵打仗,不如挑选几个人扮作你的模样,吸引宋成暄的目光。
李煦声音有些嘶哑:宋成暄如何能上当?我与他早就相识,从体态上一看就知真伪。
李二爷皱眉思量,半晌才道:我与九弟相仿,我愿意去引宋成暄。
李煦惊讶地看向李二爷。
李二爷点点头:大哥和张虎也没有消息,想必他们已经不在了,四弟被朝廷拿住,几个庶弟早就闻风而逃,你身边现在也只有我这个二哥,我不帮着你,谁来帮你?
从小我们长在一起,就像大哥说的那样,我们想看着你成就一番大业,可惜事与愿违,但只要你活着就还有希望。
李家在大周成了叛党,将来能否为李家脱罪也要看九弟的,九弟不逃我也不会走,面对宋成暄终究是一死,不如让我来帮助九弟。
二哥。李煦不禁摇头。
既然你叫我一声二哥,这时候就要听我的,李二爷坚定道,我下定了决心,明日一早就往东边去引宋成暄的兵马,九弟只需一路向西,从那边突围,如果九弟相信我,就交给我去办。
李煦此时已经没有了气力,肩膀上还有鲜血渗出来,他静谧半晌向李二爷一笑:二哥去安排吧!
李二爷点点头,又端了药碗给李煦:郎中说了,九弟的伤没有大碍,只是因为太过操劳,等安定下来就要好好调养。
李煦喝了药,靠在树上闭上眼睛养神,李二爷快步走向几个副将。
避开了其他人,李二爷吩咐副将:我与九弟说好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
副将们脸上一喜,却还是有人不免担忧:公子聪明,会不会发现我们的意图?
李二爷摇头:平日里自然骗不过九弟,现在不同了,九弟连连打败仗,眼见就要被宋成暄抓到无暇顾及其他,而且九弟的伤势又加重许多,我看他的样子恐怕难以支撑过这两天。
说到这里李二爷长长地叹了口气:原本也不该抛下九弟,如果我们一起赶到罗斯就能活下来,可九弟中毒已深,经不起颠簸,宋成暄绝非善类,见不到九弟也不会放松,算来算去如此安排最妥当,将来有机会我们再为九弟报仇。
几个副将点点头:我等听从二爷安排。
李二爷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拿走些财物,尤其是宝珠、黄金等物,罗斯人很是喜欢,用它们也能换来一官半职。
李二爷吩咐完,所有人分头去筹备,到了天亮的时候,几十骑人马全都到齐,斥候向他禀告了宋成暄大军就在东边,他骗九弟自己要带人一路向东吸引宋成暄的注意,其实他准备北行,绕过前面的村子他们就会一路向北。
他们骑的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尤其是他骑的那匹,是陆先生为九弟找来的宝马,等九弟发现端倪,想要追他们已然来不及。
李二爷道:等我们动身半日之后,九弟再向西边走,这样会安全一些,绕过宋成暄之后想方设法进入鞑靼,以九弟与金月可汗的关系,鞑靼会庇护九弟。
李二爷翻身上马。
二哥。
李煦站起身来,深深地向李二爷弯腰:此一别,我们兄弟也只能到这里了,作为弟弟该有此礼。
李二爷眼睛一红。
好让二哥知晓,李煦道,父亲和母亲也不能幸免,二哥也不要有牵挂。
知道了。李二爷不愿再耽搁,趁着李煦还没有改变心意,他要立即带着人离开。
一行人向北奔驰。
跑了半个时辰李二爷察觉有些不太对,这一路上太过安静了些,没有任何人前来阻挠。
二爷,前方有斥候。
副将话音刚落,那斥候立即去的无影无踪。
那是宋成暄的斥候?
上了山,我们再看看。李二爷吩咐一声就向山坡上行去,纵马跃上小小的山顶,周围一切都尽收眼底。
不远处旌旗招展,旗帜上的字虽然看不清楚,但那威武的兵马李二爷再熟悉不过,那是宋成暄。
糟了。李二爷心一沉,斥候打听错了消息,宋成暄在北边而非东边。
我们立即向东去。李二爷慌张中就要调转马头。
二爷,您看,那是……公子……
不知什么时候,李煦的兵马已经悄悄跟了上来。
李二爷脸色大变,李煦这是早就看出他的意图,将计就计真的让他来吸引宋成暄大军,李煦好趁机逃走。
李煦。李二爷嘶声喊叫。
……
李煦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李二爷的声音他听得清清楚楚。
我给他机会逃走,如果他不想着算计我的兵马和财物,他早就能脱身了。李煦似是在跟身边的护卫说话,也像是在对自己呢喃细语。
他故意将账外的护卫放走,是想趁着宋成暄命兵马回援卫所,实力大减时,向宋成暄下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