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有人向奴儿干下手了,宋成暄坐下来道,暗中孤立奴儿干,让奴儿干与大周朝廷往来越来越少,常年疏离必然会心生嫌隙。
徐清欢点点头,这与前世的情形相符,只不过前世她发现时已经晚了。
夫君能否让我来查这桩案子。
可能是因为她之前提及有关奴儿干的梦境,宋成暄看到王枢和莫征就满心防备,让人在屋子外把守。
徐清欢看向内室:蕙姐儿住的那村子,也有些蹊跷,我向知道莫征和王枢与蕙姐儿的事有没有关系。
宋成暄垂下眼睛:不放心我去查问?
不是,徐清欢拉住宋成暄的手,夫君威慑震人,只怕有些内情不便向夫君禀告,有夫君在这里,我定然不会有事。
软软的手指轻轻地在他掌心里动了动。
徐清欢认真地道:我不会乱来的。
知道她会耐不住要动手,他也没有硬要阻拦的意思,不过她这样央求,他却觉得再绷一绷更好。
不行。宋大人声音低沉,屋子里如同结了冰霜。
徐清欢却扬起了下颌,不再说话站起身向外走去。
宋成暄的目光一变再变。
外面传来永夜憋笑的声音。
……
庾三小姐挣扎着靠在引枕上。
伤口渐渐好了,她却依旧没有力气。
三小姐,外面来了许多民众,是附近村子里的人,在外面求着要看您,说您救过他们,他们要来报答。
第六百九十五章 送你一程
庾三小姐顿时有了气力就要起身,庾二太太听到动静立即赶过来看女儿。
母女两个目光撞在一起,都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管怎么样这算是个好事。
自从庾三小姐被刺伤之后,坏消息接踵而至。
李大太太和李长琰没有被李煦救下来,而且李大太太竟然与高见松有私。
听到这话,庾三小姐震惊地半晌回不过神。
庾二太太怎么也没想到李大太太能做出那种事,三丫头被高太太挟持时,李大太太已经让她很惊诧,没想到转眼之间又被人扒了一层皮下来。
她吓出一身冷汗,李家有这样的名声恐怕是要完了,没有与李家谈定婚事也不知是喜是忧。
你就好生歇着吧!庾二太太道,请那些百姓进来说说话就好了。
那怎么能行,庾三小姐拢了拢头发,我这个模样有失礼数,他们千里迢迢来看我,我怎么好给他们留下如此印象。
庾二太太拦不住女儿,只好帮庾三小姐整理衣衫。
等庾三小姐坐好,玉竹才将几个妇人请进门。
为首的妇人是位乡绅的太太,庾三小姐见过几次,为人很是和善,每次庾三小姐送去粮食都要在乡绅家住下。
纪太太看到庾三小姐眼睛就红起来:三小姐受了伤如何不让人知会一声,我们离这里不太远,总能赶过来侍奉。
劳烦大家惦记,庾三小姐微笑着道,我也没什么大碍,休息几日就能动身去大同了。
庾三小姐看到纪太太身后的妇人都提着东西:村子里怎么样?去年冬天我有事被绊在京城,没能回来,本想着这次去大同时顺道过去瞧瞧……
说着庾三小姐停顿片刻,脸上一闪痛楚。
都很好,纪太太道,您就放心吧!
庾三小姐盯着纪太太看了半晌:太太这是在宽慰我吧,去年冬天冷得很,我也只能托人四处送些炭,到底帮不上什么忙,北方的日子不好过,我去京城也是想要找个法子,看看有什么事能让大家一起做,经商贾手里卖去京城,这样大家都能轻松些。
看着纪太太一脸期盼。
庾三小姐身上的伤口仿佛都不那么疼了:北疆的物产不多,朝廷给的棉花和布帛尚不够卫所将士的,商贾来往买卖布帛都是高价,我在山西买了些田地,每年都能出不少的棉花,我来教你们纺纱织布,然后再带着你们去教别人,希望以后北方冻死的百姓会越来越少。
纪太太听到这话一脸欣喜:您真是活菩萨。
庾三小姐摇摇头:太太不必夸我,我在北方长大,看着百姓们受苦,也想要尽一份心力。
妇人们听到这里,年长的人带头跪下:三小姐,您这是给了我们多大的恩惠,我们就算做牛做马恐怕也不能偿还。
庾三小姐看到这一幕,立即就要起身去搀扶众人,这样一来牵扯到了伤口,立即疼得又摔回床上。
纪太太面色大变立即上前搀扶:三小姐的伤还没好,我们这样是给您添了麻烦。
我……没……事……庾三小姐面色苍白说不出话来。
众人将庾三小姐搀扶着躺下,庾二太太叹口气:这孩子从小就心善,没想到却这样命苦。
纪太太低声劝说: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三小姐还救了一条性命,佛祖定然会保佑三小姐。
庾二太太看向外面:纪太太还是将东西都带回去吧!
都是大家的心思,纪太太道,也没有什么好的,都是给三小姐补身子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