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欢顺着声音看去,只见门口站着方才的小女娃,她捧着一只小碗正在看徐清欢:大嫂嫂饿不饿,我这里有好吃的糕点。
看到徐清欢脸上露出笑容,小女娃立即跑过来。
慢点,慢点。徐清欢急忙道。
接过孩子手中的碗,刚准备将小女娃抱在怀里仔细看看,小女娃伸出一只手压在徐清欢耳朵上:一会儿有人送来饺子,大嫂嫂不要吃。
为什么?徐清欢道。
因为那是生的。女娃娃道。
银桂听到这话,忍不住也笑起来。
你叫什么?
蓉姐儿。
有蓉姐儿陪着徐清欢说话,徐清欢觉得时间过的很快,两个人一起吃了糕点,又说了会儿话,蓉姐儿才恋恋不舍地跟着乳母一起离开。
姑爷回来了。凤雏进门禀告。
去准备梳洗的水和衣服吧!徐清欢吩咐银桂,这屋子里也没有别的下人在,她现在还摸不清宋成暄的习惯,不过他回房是定然要梳洗的。
徐清欢听着脚步声越来越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喝醉。
……
下章准备迎接新郎官。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上当
徐清欢向前看去,门前有个高大的身影慢慢走过来,想起方才祖母屋子里的陈妈妈曾叮嘱她一些事宜,心中不由地多添了几分紧张。
大约是因为宋成暄总征战在外,看着本就强健,加上与她身形相差许多,所以不免会担忧。
幸好在廖先生的照顾下,她积压身体里的毒素清出去不少,今年冬天没有生病,否则祖母定然更要挂念。
正这样胡乱想着,帘子掀开,宋成暄进了屋。
徐清欢坐直了身子抬起头看向他,方才喜娘教她坐帐,时间长了脚有些发麻,多亏蓉姐儿前来与她说话,让她趁机歇了歇,现在宋成暄回来了,大约要喝合卺酒,她自然就要重新规矩的坐好。
她换掉了身上繁复的礼服,身上穿着红缎的衣裙,头上的发髻重新梳过,没有了那些繁复的头面,比之方才更多添了几分柔美,撩开帘子的瞬间,仿佛瞧见她依靠在床边,有几分的慵懒和闲适,不过转眼就收敛了手脚,变得规矩而大方。
想想方才他去拉她手时,她也是这般的紧张,宋成暄的步子就开始略微有些不稳,显出几分醉态。
徐清欢见状忙起身要去搀扶他。
新娘子还不能下地,赶过来的喜娘忙阻止道,要喝完合卺酒才算礼成。
喜娘说完想要去搀扶宋成暄,宋成暄轻轻摆了摆手。
新郎辛苦了,今天来了不少宾客,酒喝的真不少,要不是还要回来行礼,恐怕一时半刻无法脱身。
徐清欢听着喜娘的话,再想想宋成暄方才的模样,心中大约有了几分思量,宁王和顺阳郡王都来了,还有薛总兵、沈从戎和许多将领,这些人聚在一起,哪个肯少喝,即便酒量再大也经不起他们轮番举杯。
她只是在屋子里坐一会儿,宋成暄却要应对那么多人,这样想着不免多了几分心疼,眼下这样看他也是苦苦支撑,她却帮不上忙。
管事妈妈立即搬来桌案。
喜娘看着宋成暄和徐清欢行了合卺礼这才笑着道:新郎在前面饮了不少酒,但这合卺酒……
喜娘还没说完话,宋成暄已经一饮而尽。
喜娘连连点头。
徐清欢抿了一口只觉得酒有些辛辣,可是看宋成暄喝光了,她也不能怠慢,只好捧着都饮下。
银桂站在一旁微微皱眉,也不知道是谁准备的合卺酒,一下子倒了这么多,大小姐本来就不胜酒力,也不知道会不会喝醉,好在后面也没有了其他事。
最后的礼仪走完,徐清欢不禁舒了一口气,立即下床去扶宋成暄。
宋大人,徐清欢道,我帮你更衣吧!他的身上果然满是浓重的酒气,站在他身边好像也被熏得有些晕沉。
有劳了。宋成暄声音显得略微有些低哑。
他何时这般客气,从来不都是找借口让她帮忙的吗?现在整个人好似变得更为内敛。
大小姐,银桂低声道,水都准备好了。
徐清欢轻轻点头:你们下去吧!
屋子里没有人侍奉,银桂心中有些担忧,毕竟这些年她和凤雏不离大小姐左右,不过既然大小姐出嫁了,她们也得适应新的变化。
银桂轻轻地关上了门。
徐清欢伸手服侍宋成暄宽衣,他腰上的玉带很不好解,好不容易才将带扣松开,接下来是他身上的吉服,正红色显得他格外的英俊,他来接亲时,她看过去只觉得心跳不已,想到这里徐清欢忍不住又抬起头细细地看了几眼。
虽然要应付外面的宾客,可他的衣衫看起来还是那么的齐整,这人在外面还是保持他一贯的作风。
徐清欢好不容易才将宋成暄外面的长袍脱下来,将他送进了浴房,她转头去看屋子里的大红喜烛,才刚刚烧了一点点。
让人送点冷水来。宋成暄的声音响起。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