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挺就过去了,亏宁王说得出来。
皇室宗亲算是完了,成王忽然道,今日是我,明日还不知道轮到诸君谁的头上。
顺阳郡王冷着脸:王爷放心,皇上绝不会冤枉您,若是这案情还有玄机……我定然向皇上禀告……
顺阳郡王的话没有说完,只看有衙差匆忙过来道:宁王爷,成王爷府上有个管事已经饮毒自尽了。
人没了就会死无对证。
成王的脸色更加难看:看来有人定要置我于死地。
将王府所有管事都押往大理寺。
成王眼看着宋成暄走过来,宋大人目光冰冷,他身边的官兵仿佛也被他的气势影响,一个个漠然站在那里,十分的骇人。
这也是皇上的旨意?成王不禁问宋成暄。
宋成暄道:想要尽早查明案子,就要审讯府中所有下人,王爷若是对此心存异议,可以上奏朝廷,这段日子我就是刑部和大理寺,随时等候朝廷旨意。
宋成暄说完从成王面前走过。
宁王都被吓得一抖,这宋成暄还真是半点不留情面啊,不过他好像跟宋成暄有些交情,希望……这交情能够加深些,免得哪天万一撞到这位宋大人手里。
想到就去做。
宁王将顺阳郡王拉到一旁:等处置好这些,我家中设宴,你将宋大人一起请来。顺阳郡王将宋成暄介绍给他,算是做了桩好事。
第五百三十九章 小辫子
顺阳郡王疑惑地看着宁王。
宁王被看得浑身汗毛竖起,不由地道:你……这是做什么?
王爷不会是心虚了吧?顺阳郡王道,莫非您跟成王爷有什么往来?恐怕被牵连进去,想要向宋大人求情?
宁王立即挺直脊背:不要乱说。
顺阳郡王却没有要住嘴的意思:那您为何要惊慌?
宁王恨不得立即撕了顺阳郡王的嘴,顺阳王府不知做了什么孽,别的没传下来,就是这张嘴经久不衰。
你仔细看看,宁王向旁边示意,这都是京都卫所的人,也就是……他的意思。他向上扬了扬头。
顺阳郡王会意,宁王指得是皇上。
宁王接着道:会不会因此借机清理皇室宗亲?我是真的害怕。自从魏王案之后,他们一直战战兢兢,魏王谋反案不知有多少冤魂,他们好不容易才能自保,再来一次不知会怎么样。
前两天他还羡慕成王有那么多妾室,他被王妃撵去书房睡的时候,他会诅咒成王早晚有一天倒在女人的肚子上,要不是成王日子过得太顺心,他岂会觉得自己真是悲惨的不得了?
不过那些都当不得真,今天看到成王落得这样的下场,成王府女眷哭哭啼啼,他没有看热闹的心思,更没有去教训成王的冲动。
成王若果然是幕后主使,他做的事形同谋反,用不着他去教训,整个成王府都会被治罪,他也不会去可怜成王。
他现在怕,万一抓错了人呢?即使找不到证据皇上也宁可错杀绝不放过,那这桩案子就是一笔糊涂账,谁都有可能会被卷进去。
顺阳郡王皱起眉头,却不开口说话。
宁王急起来:你倒是说说话啊。明明是个长舌妇,现在给他演什么锯嘴的葫芦。
顺阳郡王沉吟着道:在常州时,王爷不在场,不知抓那苏纨和慧净有多艰难,宋大人和徐大小姐将案子查得清清楚楚,如果成王是无辜的,我相信他们绝不会冤枉成王,这就是为何回京之后,我愿意与宋大人和徐大小姐一起查案,就是因为钦佩他们的为人。
也许别人有什么阴谋诡计,会借机排除异己,他们绝对不会,跟着他们一起查案,清清白白,干净得很。
胳膊拧不过大腿,宁王道,上面有命,只怕一个宋成暄和安义侯府也无可奈可。
果然是那样的话,顺阳郡王道,我们就据理力争,不知到时候宁王敢不敢出面。
宁王一凛:你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会做缩头乌龟不成?
顺阳郡王忽然冷笑一声。
宁王不禁吞咽一口:这桩事绝不可能,那我岂非成了傻子,这次查案,定然要弄个清清楚楚,不能有冤案,更不能牵连众多,否则就不是兔死狐悲,大家恐怕要共赴黄泉。
唯宁王爷马首是瞻。顺阳郡王躬身行礼。
宁王瞪圆了眼睛,他就说了两句话,怎么就被扶上了马背,他该不会是中了顺阳郡王的圈套?
顺阳郡王道:王爷后悔还来得及。
不,宁王紧张之下差点咬到舌头,如果这次他不答应下来,将来也会被人抛弃,这样战战兢兢的日子他过够了,我什么都没做,我不怕被人查,但也休想害我。
自保总是没错的。
但是想要公正不容易,顺阳郡王皱起眉头,除了宋大人和徐大小姐,我现在谁都不相信,这次刑部大牢出事,就连刑部尚书都没有露面,全都在暗中看着,算计着风向,再出一个张家,我们谁都吃不消。
宁王不是傻子,顺阳郡王说的话他都明白,当年魏王谋反案死那么多人,都是因为张家从中兴风作浪。
顺阳郡王道:王爷可想好了,我们该如何支持宋大人?
宁王没想到顺阳郡王现在就让他履行诺言,宁王为难起来,现在他能做些什么?
王爷拿一张名帖给宋大人,万一事急从权需要王爷帮忙……这也算是王爷的一片心意。
宁王从怀里拿出名帖:这……有何用?
顺阳郡王接下来:有时说话未免不便,有这名帖,王爷就知道事情紧急,必须要王爷出面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