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267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王濛颔首:可有他的作品?

戴逵拿出来,递给王濛看。

王濛打开一看,仔细欣赏。

许久,王濛缓缓言道:下笔虽轻, 线条却流畅, 此乃稚子所为。未到总角, 却有如此水平,若长年刻苦作画, 将来的水平必定与安道不相上下。

王献之正好走进来,听到了王濛的评价。

许久未见,诸位可好?

听到王献之的声音,众人回头。

看到王献之出现, 众人惊讶。

官奴归来了!王濛高兴地朝王献之招手。

王献之扫了一眼,没看到谢安跟王羲之,他脱鞋坐下,笑着问道:方才听到仲祖叔父在评价,可是评价此画?

说话间,王献之看向王濛手里的画作。

谢玄脱鞋凑过来,站在王濛的身后,看了几眼这幅画。

王濛告诉王献之:此画作,出自一位稚子之手。比官奴年幼。官奴这般年岁时,所作的画作,是不及此人的。

王献之点头,这点他赞同。这幅画不单线条流畅,而且画笔细腻,可见作画的人十分专注。

不知这是何人所为?王献之问道。

王濛笑着看向戴逵:此乃安道班里的一学子所为,小小年纪,天赋过人。将来,其画功必定不亚于安道。

王献之若有所思,忽然问道:可是顾家郎君?

深邃的眼眸,露出惊讶的神色,戴逵点头:是也。官奴认识?

顾恺之出身一般,其父亲顾悦之曾经在殷浩手下当过长史。殷浩辞官后,顾悦之转而投到顾和门下,在顾和门下干了两年,忽然离世。而顾恺之的母亲,在他出世后没多久就去世了。顾恺之现在是个无父无母的孩子,父亲去世后,养在族里。

顾悦之去世前,曾经写信求殷浩帮忙照顾孩子。殷浩这几年时常关注顾恺之,知道这孩子喜欢画画,觉得顾恺之天赋不错,便想法子将顾恺之弄到了学堂里上学。在王羲之这里上学,可比在顾家族内上学轻松多了。顾恺之无父无母,在族内生活不容易。

王献之没想到当真被他猜中了。真的是顾恺之!

王献之没有回答戴逵,他转而问道:为何不见谢叔父?

殷浩告诉王献之:谢安石忙着。以往还会来食堂用膳,学生有成绩之后,他与学生成立了好几个科研小组。王右军特地吩咐食堂这边,将谢安石的膳食送到科研室那边。

那我阿耶在忙什么?王献之问道。

王濛把画收起来,回答王献之:逸少近来在编书。

编书?王献之诧异。

王濛颔首:自从你写了那本《弹力论》后,逸少提议,让我等任教,都写几本教科书。

王濛不知道自己这个专业能写什么教科书,干脆写了个人传记。把这几年来,他经历的事情,都写下来,编成一本书。

提起这件事,殷浩眉眼高兴。他拿出一本书,口气淡淡地对王献之说道:这便是清谈班的教科书。

王献之接过来一看,笑着言道:《殷浩清谈》,殷叔父不如改个书名。叫《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清谈名士》,此书名更吸引人。

殷浩蹙眉思量。

王濛点头:此书名甚好!吸引人!

谢玄也觉得王献之这个书名起得不错,比殷浩起的更吸引人。殷浩直接以自己的大名来命书名,在谢玄看来有些不要脸。

浩考虑考虑。殷浩点头。

王献之起身说道:离家许久,思念阿耶了。诸位,献之先行一步。

王濛对王献之挥手。

谢玄随手抓了两个胡饼,跟着王献之离开食堂。

将一个胡饼分给王献之,谢玄说道:我知道王阿耶在哪编书,走!

王献之接过胡饼,摇头说道:先不去看阿耶,我想见见戴安道班里的那位学生。

谢玄狐疑地打量着王献之:你何时认识他?

顾恺之是学堂里年纪最小的学生,正是因为其年纪太小,所以谢玄留意过顾恺之。谢玄没想到王献之也认识顾恺之。

王献之没回答谢玄,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司马道生欢喜地朝这边奔来,一边跑,一边叫道:王七郎!

谢玄抬头望去,看到司马道生头发飘飘扬扬的朝这边奔来。

司马道生跑到王献之的面前,激动地望着王献之,喘着气说道:本世子、本世子听闻守城士卒说、说你归来了!

王献之笑着颔首:是也。多谢世子特来迎接我。

司马道生打量着王献之,笑嘿嘿地说道:王七郎长高了许多。比谢七高了!

</div>

</div>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