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献之开口言道:带上他二人,回城。
路上,司马聃沉默不语,低着头,一副丧气失落的模样。
王献之也没有再安慰他。
回到宫中,司马丕被司马聃的神态吓到了。他诧异地问道:发生了何事?陛下的脸色为何如此难看?
王献之摇头,开口对司马丕说道:今日多谢殿下!请殿下随我出宫。
司马丕不放心地望着司马聃,低声言道:陛下今日出宫,遇到了不快之事?
司马聃抬起眼眸,看向司马丕,慢吞吞地开口问道:朕今日见到了幸福之人与不幸之人。琅琊王,你可见过不幸之人?
司马丕轻轻颔首:见过很多。从琅琊国到建康,小王在途中看到了许多不幸之人。那些流民无处可去,最后饿死在道路旁。甚至在死后,会被其他流民分尸成肉块烹食。
司马聃瞪大眼睛,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神色惊恐地望着司马丕,四肢莫名发寒。双腿发软,司马聃跌坐在席上。
司马丕没想到司马聃的反应这么大,他立马问道:陛下可好?
王献之静静看着。
司马聃伸手捂住自己的心口,哭着说道:为何如此……
司马丕没想到司马聃会受到这么大的刺激。司马丕转头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蹲下身子,跪坐在司马聃的面前,轻声开口言道:陛下,天下百姓是否能过上好日子,成为幸福之人。全因朝廷之政策。只要陛下与百官共同努力,上下团结,必定能治理好天下,让天下人渐渐过上好日子。幸福之人,会越来越多。
司马聃抱住王献之,放声大哭起来。
守在殿外的宫人听到小皇帝的哭声,立马拍门询问:陛下!陛下可好?发生了何事?
司马丕劝司马聃:陛下莫哭。
司马聃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捂着嘴巴,不让自己继续哭。
王献之说道:陛下,深吸气。放松。
司马聃把手放下,深吸气。
殿外的宫人拍门许久,不见小皇帝回应,立马说道:速去禀告太后!
褚太后赶过来的时候,司马聃已经收敛了情绪。那双眼睛又红又肿。
见状,褚太后变了脸色,面色不悦的质问宫人:发生了何事!何人欺负陛下?
宫人们全都跪下来,纷纷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甚至把责任推卸到王献之与琅琊王的身上。
奴婢不知!陛下与琅琊王、卫将军在殿内,不许奴婢在殿内伺候。奴婢并不知晓发生了何事!
褚太后转头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诧异于褚太后的年轻,这是他第一次与太后见面。往日里,褚太后虽然上朝,但是都坐在幕帘后面,看不清她的容貌。
褚太后正准备开口质问王献之时,司马聃出声说话了。
阿娘,不怪王七郎与琅琊王,是朕自己想哭。
事出有因。褚太后不相信,她觉得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小皇帝才会突然痛哭。
褚太后放柔声音,温柔地询问司马聃:陛下,究竟发生了何事?告诉阿娘可好?
司马聃看了眼王献之,又望了眼司马丕。声音沙哑地说道:朕听闻琅琊王从琅琊国到建康的途中,遇到很多流民。无人在意流民生死。有些流民被饿死。死后尸体被其他流民分成肉块烹食……
褚太后愕然,原来小皇帝是被吓到了!
褚太后立马对司马聃言道:这是假的,陛下莫要听信。
闻言,司马丕微蹙眉头,开口言道:太后何意?难道太后以为小王在欺君?
褚太后没想到司马丕会杠自己,她冲司马丕使了个眼色,希望司马丕与王献之能先离开。
司马丕面色认真地言道:小王所言,句句属实。若是陛下不相信,可出宫一睹!
褚太后立马责备道:陛下乃天子,岂能随意出宫!
转头,褚太后命令宫人:时候不早了。送琅琊王与卫将军出宫!
司马丕与王献之被褚太后撵出宫后,褚太后搂着小皇帝,哄了很久。
宫外百姓安居乐业,并无流民。陛下莫要听琅琊王胡言。琅琊王定是在与陛下说笑。
陛下不是喜爱吃鲈鱼脍吗?让宫人传膳可好?
司马聃忽然开口问道:阿娘,饿是什么感觉?
司马聃从未体验过饥饿的感觉。对于食物,向来只在想吃与不想吃之间做选择,他不曾挨饿过。
褚太后懵了,不知道该如何向司马聃解释。
见褚太后许久不回答,司马聃看向其中一个宫人,出声问道:你说,饿是什么感觉?
那名宫人跪下来,声音不自然地回答道:饿、饿的感觉,会、会让人觉得身子难受。
如何难受?司马聃追问下去。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