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好些了吗?杨太后随手替妹妹掖了掖被子,关心得很敷衍,听说涵之有了身孕,你该高兴了吧,好好保重身体。
大夫人摇头:她吃了那么多年的药,怕是毒素积攒在身体里,能否生下心智健全的孩子,且要两三年才能判断,在证明孩子聪慧健康之前,我都……
杨太后叹息:我还以为,你早就不在乎她。
大夫人含泪道:涵之是我的女儿。
杨太后苦笑,拨开妹妹干枯的发丝:一场病,把你的棱角骄傲都磨光了,也好,将来涵之想通了,想你了,兴许就会接你回京城共享天伦。
大夫人垂眸道:我的病一直不好,您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吧?
杨太后眼神一晃,但镇定地说:什么意思?
大夫人冷笑:这些事,我曾经都做过,姐姐,这是报应。
杨太后双拳紧握,字字冰冷含恨:我也是,为了我的儿子、我的孙子,难道坐以待毙,在这里浑浑噩噩,不知哪一天就成了刀下魂?
大夫人说:所以我死不了,也活不成,您就能利用我,设法拉拢祝承乾?
杨太后避开目光,说:他在朝廷和祝家都失了势,如今和坐牢没什么两样,完完全全被看管软禁起来,我拉拢他做什么?
姐妹俩彼此凝视,她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更是几十年风风雨雨共同度过的伙伴,各自的心思都不难猜,有些话,就不必明说了。
大夫人道:涵之君临天下的气度,是您一手教养的,换做是您,您会怎么对付自己?姐姐,可千万别自寻死路,到头来没人要杀您,您自己杀了自己。
杨太后脸色骤变,恼道:这是怎么了,你是为了什么才跟我来这里,如今却来告诉我,你们母女情深?
大夫人抓着姐姐的手:不是母女情深,姐姐,我不能看着你去死。
杨太后推开了妹妹:就算是死,也好过一天天活着,看曾经属于我的一切,落在别人的手里。
大夫人无奈极了:当初,您可不是这样说的,姐姐……
杨太后冷笑:我不过是,为了保命。
姐妹二人几乎反目,但大夫人身体虚弱,无力说更多的话,眼睁睁看着长姐拂袖而去。
一夜过去,隔日天才亮,扶意起得早,已梳妆打扮整齐,想在去见太后和大夫人之前,到街市上逛一逛,看看本地民俗风光。
正要出门,只听平理在门外问:嫂嫂,您起了吗?
扶意打开房门:这么早,什么事?
平理说:有几个人鬼鬼祟祟,被我抓了,结果竟然是太子妃,她说是来找您的。
扶意很惊讶,赶紧跟随平理来,驿馆的空屋子里,太子妃和几个随侍,正被他们从京城带来的家丁看管着。
退下吧。扶意道,没什么事了。
众人领命,平理顺便要那几个太子妃的随侍也跟自己走,她们担心主子,反是太子妃落落大方:你们去吧。
屋子里再无旁人后,扶意才行礼:不知是娘娘驾到,多有得罪,求娘娘宽恕。
太子妃说:是我贸然来访,时间紧迫,就不绕弯子了,我有事求你。
扶意神情严肃,躬身道:请娘娘吩咐。
同是这一日,当天边日头浓烈,朝堂散了朝,秦太尉和几位同僚商议着事走出大殿,忽然有人围上来,连声恭喜讨好巴结。
秦太尉一脸茫然,细问之下,才知道,皇帝和皇后选中了他家的孙女秦影,代替长公主远嫁和亲。
胡说八道,皇上不曾对老夫提起。秦太尉恼怒道,尔等,岂能轻信谣言?
偏偏这时候,那几位滞留在大齐的雍罗国使臣,殷勤地来向秦太尉问候,说着生硬的汉语,夹杂着几句雍罗语,听得人直犯糊涂。
祝镕和大哥从朝房出来,见这里围着一群人,平珞道:你看见那几个雍罗使臣了吗?
祝镕应道:是,人高马大的,再好辨认不过。
平珞说:我昨天就听几个下属提到,皇后已经选中了秦家的孙女,看样子这事儿,是定下了。有传闻,那日游园会,秦影单独去见皇后,恐怕是主动请缨,横竖谁去都一样,皇后也免去强人所难的麻烦。
祝镕垂眸不语,平珞则道:刚好平理还没回来,看样子,娘娘都计算好了。我知道,你想帮平理,但千万别多事,关乎两国联姻,你我都担当不起。
------------
第533章 总要为涵之做些什么
这一日上午,太尉府门庭若市,秦家小孙女要代替长公主和亲的消息,就在平珞和祝镕说话的功夫,已是传得满城皆知。
秦影在自己的院子里,和账房的人一起把这个月的月例银子放下去,各院各处的掌事来领银子,时不时能听说前头的光景,这会儿母亲屋子里的嬷嬷来,红着眼圈儿说:姑娘,去看一眼夫人吧,哭得没法儿见人,那么多宾客等着人招待呢。
秦影却道:有嫂嫂们支应就好,就让母亲歇一歇吧,我这里放完了月例银子就来。
嬷嬷禁不住当着面叹了声:姑娘可真是死心眼的孩子。
临近晌午,秦影才忙完了手头的事,带着婢女往母亲的院子来,不会有客人掐着用饭的时辰来做客,这会子倒是清净,几位嫂嫂都在母亲身边,还有老祖母也在。
她尚未进门,就听见母亲的哭声,她哀求着祖母去恳求祖父,又或是她们一起进宫,怎么也要求天家收回成命,再不然,她就跟着自己一同嫁去雍罗。
身后边回廊上传来脚步声,回眸见是父亲缓缓走来,秦影行礼: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秦老爷叹了一声,带着她进门,之后当着母亲和妻子的面,问女儿是否能心甘情愿接受皇命,去往雍罗和亲。
秦影淡淡地应道:若是皇命,不可违背,女儿若封公主,家族必受荫庇,如此也是值得了。
听女儿这般说,秦夫人几乎绝望,抱着孩子嚎啕大哭,险些晕厥过去。
偏在这时候,皇后传来旨意,命秦家孙女进宫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