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门,就见争鸣等在附近,扶意颔首,他便恭恭敬敬地迎上来。
夫人,那婆子身上搜出来两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是才写没几天的,小的顺着票号去了钱庄,在门前打量时,就被忽悠进门。争鸣小心翼翼地说,那里有人拉拢生意,或是借高利贷,或是放利钱。
扶意问:京城里放利钱,是个什么规矩?
争鸣应道:朝廷明令禁止,但放利钱来钱快,比存钱庄管用。贵夫人们手里都有些闲钱,大宅门里花销那么大,没有田地山林的人家,单单靠俸禄不好活,就有了这个营生。
扶意深知其中利弊,她的嫁妆就是母亲从前背着父亲偷偷放利赚回来的,可这不意味着她能允许这些事,贪是万恶之首,一个贪字,会演化出无数的恶,足以压倒一切。
争鸣接着说:小的糊涂,忘了说最要紧的事,夫人,那女人是王妈妈娘家的弟媳妇。
扶意微微一笑:我猜到了,不然她手上,怎么能戴王妈妈的戒指和手镯。
争鸣惊讶地问:出门那会儿,匆匆一眼,您就认出来了?
扶意没有解释,她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并不会在意旁人佩戴的珠宝首饰,可是王妈妈帮着大夫人作践她好几回,那日差点被罚跪时,她看清了王氏手上的戒指和镯子。
今早那女人鬼鬼祟祟,扶意原本只是出于警惕,谁知一到跟前,就看见了她身上有王妈妈的东西。
扶意正愁怎么打发了王家的,她们自己送上门来了。
争鸣见少夫人不说话,便好心提醒:大夫人必定包庇王妈妈,您要谨慎处置。
扶意颔首:退下吧,不必跟着了。
兴华堂里,王妈妈一脸紧张,小心翼翼地伺候在大夫人身边,平日里必定煽风点火的人,今天老老实实闭着嘴,没敢多说半句话。
扶意来到,周正地向婆婆行礼,询问大夫人有何吩咐。
大夫人冷声道:你进门没几天,先弄个翠珠在你屋子里小产,一转眼,又弄来个刚死了男人的,言扶意,你是真不嫌晦气,你们博闻书院的家教就是这样的?
扶意一脸无辜地说:大夫人请不要动气,这一切都是三叔做主,媳妇劝过,可是三叔不答应,媳妇实在没办法。
大夫人怒道:你还敢撒谎,老三就不是多管闲事的人,你也不先弄清楚人品,再往他身上赖?
扶意连连摇头:媳妇不敢撒谎,大夫人,您若不信,可以请三叔他……
闭嘴!大夫人说,你们还不是撺掇好了,我能问的出真相来,才见鬼了。
王妈妈在一旁,请大夫人消消气,果然她现在根本不在乎什么晦气不晦气,她的弟妹还没捞出来。
大夫人瞥了她一眼,便道:你好好的,把王妈妈的弟妹关起来做什么?
扶意慌张不已,问王妈妈:那是您的弟妹?我实在是不知道。她转身就要走,乖顺地说着,大夫人,我这就去放了她,您别生气。
大夫人反而觉得奇怪,喊下扶意:你先把话说清楚,抓她做什么?
王妈妈自行解释道:想必是她在外头探头探脑,被当了贼了。
扶意说道:就是这样,媳妇早晨出门太急,只想着回来处置的,没想到竟然是王妈妈的娘家人,王妈妈您别急,我这就去放了她。
这一次,不论婆婆是否答应,扶意头也不回地走了。
留下大夫人满腹狐疑:这小丫头片子,又想算计我什么?
王妈妈吓得半死,生怕自己偷偷放贷的事被大夫人察觉,难得的不火上浇油,陪笑着说:一点小事罢了,您别动气,少夫人也是谨慎,怕家里遭贼。您稍等片刻,奴婢去瞧一眼,打发了那不懂事的女人。
大夫人不耐烦地说:你可别给我惹事,叫那丫头捉了把柄,老太太那儿不满意你也非一两天,才挨的打,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是是是……王妈妈满头虚汗,辞过主子后,急匆匆赶来。
几个下人已经把王妈妈的弟媳妇送到宅门外,她一路追出来,在墙角说半天的话。
她弟媳吓得不轻,哭着说:来了两个女人,把我全身搜了一遍,首饰银票,全叫拿走了。
王妈妈又气又恨:你个蠢货,我急着要你这些钱?你着急忙慌地送来做什么?想了想又问,你是怎么叫人认出来的?
弟媳妇还不自觉是戴着大姑姐送的首饰被认出来,摇头说:我也不知道啊,我吓死了,才说了自己是您的弟妹。
再不许往这家门前来。王妈妈气急败坏,滚滚滚!
待王妈妈鬼鬼祟祟地再回到府中,扶意就在不远处盯着她,见她东张西望地往兴华堂去,便吩咐身边的争鸣:再去打听,把她在外的勾当,都打听清楚。
争鸣提醒少夫人:她现下知道您心里有数,您却不在大夫人跟前说,只怕为了赌上您的嘴,要做出了不得的事。
扶意淡淡一笑:我就怕她不着急,放心,她翻不了天。
此时门前下人通报,宰相府来了两位夫人,要接初霞姑娘回去,但就连下人都知道,这二位在闵家,没半点说话的分量,不过是比管家婆子体面了几分,还不如管家婆子顶事。
老太太传话出来,说她受闵府长孙所托,除了他之外,不能将孩子交给任何人,命二夫人好生招待亲家,喝了茶再走。
可她们若是无功而返,回去少不得被责备,纠缠了好半天,见祝家就是不松口,才不得不离去。
二夫人来内院向婆婆复命,老太太索性将大夫人也一并找来,说了今天的事。
是闵家长孙和你们三弟的约定,既然事情已经出了,我们就好事做到底,再多照顾那孩子几天。老太太说道,今日明日,京城里立刻就有风言风语,你们各自的娘家也少不得来打听,你们不要想当然地说这件事,简简单单几句话,不要添油加醋。
大夫人直言:热孝在身的人,就这么往家里迎来,我们府里上有老下有小,您也不看看才出生的小哥儿,这样乱了规矩,媳妇往后如何教导孩子们呢?
老太太说:是不大体面,也不成体统,可那是一条人命,虽说也能撂在外头养着,可保不齐金家的人去闹,那一家子都是打仗的,我们几个家丁哪里是他们的对手。晦气也好,不吉利也好,都别去想了,老三家的九死一生,母子平安,咱们如今救一条人命,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大夫人无话可说,只能咽下。
老太太却问:我听说,今天家里抓了个人?
扶意上前应道:回奶奶的话,是孙儿一时糊涂,把王妈妈的亲戚当贼抓,只因大夫人千叮万嘱过孙儿,谨慎门户小心贼匪。我一时草木皆兵,不分青红皂白地抓来,眼下已经给了赏钱压惊,好好把人送回去了。
老太太问大夫人: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