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夫人哭笑不得:这孩子,成天想什么呢,祝家的房宅土地,要多少有多少,他怎么还去买呢。
平珞问父亲:您为何如此动怒,难道瑞儿做错了什么事?
祝承业长长一叹:我怕他不学好,想起来才发现,我对你弟弟的事,一无所知。
老太太这边,一脸奇怪地等来孙子,见面就问:镕儿说你有要紧事,我怎么听芮嬷嬷说,你爹要打你,出什么事了?
祝平瑞跪下磕头:有件事,孙儿未及时向祖母禀告,如今父亲有所察觉,我仍旧撒了谎,但实在不敢欺瞒祖母。
老太太道:孩子,你起来,好好说。
平瑞直起腰来,神情坚定地说:祖母,我想娶一个戏班出身的女子为妻。
老太太惊愕不已:瑞儿,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
第107章 这家里的真面目
门外站着祝镕,他的手边是韵之,隔着韵之是扶意,三人都听见了这些话。
韵之不像平日那般,遇事儿就上蹿下跳地着急,此刻低了头,默默地走开,回她自己的屋子去了。
扶意担心地要跟上前,祝镕却拉住了她的手:让她静一静。
为何会被二老爷发现?扶意很愧疚,是我们暴露了行踪吗?
祝镕摇头:方才二哥过来,告诉我,是有人在白天看见我们去找柔音姑娘,二叔最不喜欢他们和我往来。对了,你还不知道,今天柔音姑娘留下书信离开了京城,她不愿拖累二哥,我们追出去直到天黑才回来。而家里,二叔也发现了书房里的异样,二哥几乎要把东西都搬过去。
那么久了,他们才发现?扶意觉得不可思议,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儿子,做爹娘的竟然都看不见他。
祝镕道:二叔前两年不在京城当差,自然,回来也有大半年了。但一则公务繁忙,也因为当初二哥坚持要进光禄寺,让他很失望,这些年二哥不惹事,安分当差,他们就都顾不上了。
扶意说:平日里家人总惦记二公子的婚事,说二夫人挑花眼,选不到称心如意的儿媳,我一直以为,表哥在他的父母跟前,和你是一样的。
祝镕摇头:住得越久,你就越能看得清这家里的真面目,任何在你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这家里都很寻常,但将来不论发现什么,都不要害怕,有我在。
扶意虽然安慰,但此刻可没心情为了几句话高兴,她和祝镕和韵之一样,担心着二公子的事。
我去看看韵之。扶意道,她心里一定很难过。
二人分开,见扶意去了妹妹的屋子,祝镕便让李嫂守在门前,他也一并跟了进来。
平瑞还跪在老太太跟前,将他与柔音相遇的经过都告诉了祖母,虽然他们一起两年了,但从没有过僭越之事,柔音也一直不肯答应嫁给他,到今天,更是想要离开京城,好不拖累他。
你这些故事,还是不要对你爹娘说的好,若知她还被卖去过暗门子,就算逃出来没失身,也是戳他们的心肝。老太太连声叹气,瑞儿,奶奶若是答应你,乃至替你周全,你要娶那姑娘兴许不难,可你的将来就都毁了。仕途没了指望,家族容不下你,你告诉我,你拿什么去养活自己,养活你的女人?
可是……平瑞说,难道让她孤苦伶仃,流落四方?
镕儿,搀扶你哥哥起来。老太太严肃地说,你若将她一辈子养在那宅子里,不谈论婚嫁,不往这家门里带,她至少不会落的颠沛流离。
平瑞道:我原就没打算带她来家里,放在这家里,哪天我回来,她连骨头都不剩下了。
老太太怒道:放肆,你已经不当自己是这家的儿子了吗?
平瑞又跪下:孙儿不敢,但孙儿割舍不下她,这些年孙儿心中烦闷委屈,都是她从旁宽慰,孙儿心里再装不下别的人,此生非她不娶。
老太太问:照你的意思,是要搬出去单过,从此不往家里来?
平瑞道:是,就算将来过清贫日子,我也绝不丢下她。
老太太无奈地叹息,摆手道:退下吧,现在你满脑子热血昏头,说什么你也听不进去,你非要弄死那个女人不成?
只听得门外急促的脚步声,不多时李嫂闯进来,虽然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禀告道:周妈妈派人送消息,二老爷往死里打跟着二公子的小厮,那小厮把什么都招了,现在已经派人往城西去。
平瑞从地上跃起,立刻要冲出去,被老太太呵斥:站住!
奶奶!平瑞双眼猩红,急道:我爹会杀了柔音。
老太太看向祝镕,祖孙俩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心意,他转身对兄长说:我去接柔音姑娘走,不论如何,不能让她先落在二叔手里。
眼看着弟弟奔出去,平瑞稍稍松了口气,可祖母却问他:跟你的人,就活该被打死?
平瑞回过神,提起精神来,朗声道:奶奶,我先回去一趟。
家里有人进进出出,大黑天的丫鬟婆子还到处跑,更有喊打喊杀不太平,难免弄出动静,平瑞赶回东苑救他的小厮时,消息也一并传到了兴华堂。
祝承乾今夜在柳氏的屋子里,听说这些,便问:大夫人知道了吗?
下人回道:该是知道了,东苑那里动静不小。
祝承乾又问:镕儿呢,三公子在哪里?
下人一时没在意,只能说:三公子早些时候就已经回来,后来没见过,也没出门。
下去吧,不必找他,他必然已经睡觉了。祝承乾这般吩咐,不自觉地揉一揉发胀的额头。
老爷,我替您揉一揉。柳氏上了榻,跪坐在一旁,抬手为老爷舒缓头疼,一面道,三公子懂事谨慎,不会瞎搀和,您不要担心。
祝承乾苦笑:你倒是会安慰人,其实你心里明白,那小子早就搀和进去了吧。
柳氏笑道:这家里兄弟姐妹,和睦友爱,一人有事,就是所有人的事,从小打架在一块儿,挨罚在一块儿,老太太屋子里有块糖,都要掰匀了才分给孩子们。他们感情那么得好,京城里都找不出第二家来,我愚昧不懂大道理,却也觉得,这是祝宅之幸。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