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姒知道谁在身边,始终维持着三分清醒。半梦半醒里,仍有梦境氤氲浮现。
梦里是几年前的这一天,三月初四,姐姐从昏迷中苏醒。与皇帝和宁沅说笑了大半日,午间小睡了一会儿,叫了她进殿。
她心知姐姐是回光返照,当真命不久矣,仍只得撑起一张笑脸,与姐姐谈笑。
短暂的愉悦之后,姐姐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整个人迅速地虚弱下去,神思抽离。
她忽然紧张起来,紧张之中又多了些恐惧与不甘。
——她怕姐姐离开,更怕姐姐走得不明不白。
所以她攥着姐姐的手,将那在心中忍了许久的疑问说了出来:姐姐,你恨吗?
姐姐愣了一下,不明就里地望着她:阿姒?
她的手紧了紧:告诉我,你恨吗?恨不恨贵妃、恨不恨后宫,恨不恨……恨不恨他?
夏云妁沉默不言。
告诉我,你恨不恨。夏云姒定定地看着她,这个疑问我在心底埋藏已久,若你不坦白告诉我,我怕是后半辈子都要执念于此,无法平静过活,唯有遁入空门解此执念了。
许是她逼得太狠,又许是满心的郁气突然被激出,已行将就木的夏云妁蓦然放声大哭。
连夏云姒都被吓了一跳,慌乱地要出言认错。夏云妁却猛咬住嘴唇,将一切泪意忍了回去。
那双泪意迷蒙的眼睛里,沁出了夏云姒从未见过的痛恨:我恨。阿姒,我恨……
我恨贵妃、恨昭妃……恨这后宫,也恨他。
那年夏云姒十二岁,到如今,这句话已在她心头萦绕五年有余。
姐姐……夏云姒秀眉锁紧,梦中低语。
忽闻咣地一声,像是木器剧烈碰撞的声响,将她的梦境蓦然激散。
姐姐临终的愤恨消散无踪,她的心慌意乱也削减了大半。
睡意仍还朦胧,夏云姒缓缓醒着神,听到樊应德怒喝:三更半夜,你慌什么!
接着便觉身畔安睡的人起了身。
又闻一年轻宦官瑟缩着禀话:皇上恕罪,是苓淑女出了事!淑女娘子入睡不多时忽然腹痛不止,硬生生疼醒了。昭妃娘娘忙让人去请了太医,可太医还没到,淑女娘子已见了红……
夏云姒的神思骤然清明。
皇帝倒不见有什么慌乱,只皱了皱眉,但还是下了榻,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去锦华宫。
.
夏云姒按兵不动,直等外面嘈杂渐远,皇帝必已离开了朝露轩,才撑身坐起:莺时。
莺时应声上前:娘子。
她低眼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裙。
晚上她借醉惹他,缠得他不得离开,他果然着了她的道,留在了这里。
只是他并没有动她,她还穿着昨日的衣裙,妆也未卸,他亦一身冠服齐整。
呵,倒还真像个正人君子。
夏云姒淡声吩咐:为我更衣梳妆。
莺时福身应诺,挥手示意宫女们着手准备。
三更半夜的,又是急事突发,夏云姒便梳了个简单的发髻,妆容也是得宜便好,不一刻便已收拾妥当。
她向外走去,含玉也已穿戴整齐,二人在门口碰了个正着。
娘子。含玉一福,夏云姒瞧她一眼,就寻出了那份紧张。
她拂了拂含玉的肩头:别怕,她们闹不出什么来。
说罢就一道出了朝露轩的院门,也不备步辇,疾步向昭妃的锦华宫行去。
锦华宫中已是灯火通明,苓淑女所住的安兰斋尤为热闹。宫人们进进出出、忙忙碌碌,陆续赶来的嫔妃皆是满面关切。
夏云姒与含玉走进去,见许昭仪已先一步到了,上前见了礼。
夏云姒问:苓淑女如何了?
唉……许昭仪叹息摇头,听太医说是保住了。可这刚四个月不到就见了红,也不知能保多少时日。
话刚说完,一宦官从里头疾行出来,低低地躬身:宣仪娘子。
夏云姒回过头。
他道:娘子与玉采女请随下奴进来,淑女娘子说要见二位。
这话一听就有几分来者不善的意味。夏云姒心下冷冷一笑,又朝许昭仪福了一福,就携含玉一并往卧房去了。
卧房的空气中弥漫着浅淡的血腥气,多宝架上各样新赐下来的珍宝都好像因此添了一抹浅红。
采苓平躺在床上,纵使隔得远,也仍能看出她面无血色。鬓角额前的碎发被汗水贴在脸上,整个人都没什么气力。
昭妃坐在她的床边,一手握着她的手,一手执着帕子拭泪,颇是难过的模样。
皇帝则坐在几步外的罗汉床边,面色沉沉。夏云姒与含玉上前见礼,他叹了声:免了。
昭妃慈眉善目地向前倾了倾身子:采苓,夏宣仪来了。你有什么话,便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