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要说诊断,可不是护士的长处,幸好这个时候开完会的中医科大夫们结伴回来了,她立刻一踮脚,谢主任,这里有个得了怪病的病人!
小护士一溜烟跑过去,给谢敏介绍,就是这个,他们还说是什么在老吊岭撞了客。
谢敏当时就说了句之前周锦渊也和人说过的话,百邪癫狂皆是病!
其他医生也都纷纷附和,什么吊客病啊,不要迷信传说。
也有年轻一些的实习生低声探讨,是不是神经官能症啊?
这是西医病名了,因为她们一时不知道属于什么情况。
刘淇也没看过这种病症,小声问周锦渊:大神,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周锦渊两手插在白大褂里,低声道:我跟父亲做学徒时曾经接诊过一个病人,舌头一直吐露在外,还不停搅动,和他病出同源,是‘弄舌症’。而这个没有动,只是吐舌。吐弄舌临床上很少见到,你今天走运了!
这种少见的杂症,能遇到可不算是走运么,作为医生,就是要不断累积经验。
医生们的出现让那些之前陷入传说无法自拔的人清醒不少,但还是围着看,十分好奇。
此时,谢敏也正皱眉道:病人脾气是不是变得不太好?
家属大喜道:是,是,他得病后就特别暴躁。但他们之前都以为,是撞客的缘故,医生,这个可以治吗?
谢敏淡淡道:可以,吐舌,针灸治疗就行了。
听到谢主任也这么说,刘淇又看了一眼大神,心想走运的不是今天遇到一个少见的病例,而是和大神同一个诊室哇。
家属赶紧道:谢主任,我们挂了你的号的,那麻烦你给治一治吧!
谢敏的照片就在墙上贴着,所以他们多看几眼就认出来了。
那得病的丈夫也含糊不清地点头,呜呜,呜!
我倒是想给你推荐我们这里另一个医生,他非常适合。谢敏回头,喊了一声,周医生。
其他医生:…………
大家心理活动瞬间丰富了起来。
哇,可不是适合,吊客病小道士来治……主任你好会哦……
被诡异盯着的周锦渊:……
谢敏眼见他们神色,立刻气急道:周医生的针灸功夫很好!
她其实也是想替周锦渊宣扬一下,而且这对夫妇拿的号比较靠后,要是转给周锦渊,还能立刻治疗,又快又好呢。
谁知道这些人啊,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什么!她每天抓周锦渊画符都来不及!
众人:唔……
虽然这么说,但小道士治吊客病还是更贴切呢……
然而周锦渊一出来,还是收到了病人怀疑的眼神。
谢敏看在眼里,不等病人说话,就道:周医生,你先给病人说一下病情吧。
这么年轻?病人夫妇继续迟疑着。
好的。来,两位到我的诊室来,边走边说。周锦渊倒是很快从容地道,病人在发病前,应该是因为生了一场大气,之后每天数次乃至数十次的整条舌头不受控制地伸出来,许久才收回。
我们中医说心之开窍为舌,心火亢盛,肾阴不能上制,所以舌头向外伸出来。他在暴怒后,心情郁结,才会化为火。而且这火没有散发出来,也导致人更加暴躁。谢主任才会问你们,病人是不是脾气变得不好。
不止是患者夫妇,连着一些不急的病人,还有经验欠缺的实习生、规培生都情不自禁跟着他往诊区走,听他解释病情。
虽然只是一个照面,周锦渊却把发病前的事也说了出来,而且解释得清清楚楚,原来和什么撞客一点关系也没有。
简单说,压根就是气得!
病人家属认同地点头,她丈夫生病前就是跟人打牌争吵,生了一场大气。
这下往诊室走的脚步的心甘情愿了。
……
人走到诊室,病情也说完了,周锦渊说:来,病人坐下,我再仔细把脉,然后给你针灸。
刘淇也把握住好机会,周锦渊诊完,他也看看舌苔、切脉。现在中医很多也用西医仪器辅助诊断,像周锦渊这么古典路子,重脉诊的,可真不多了。刘淇见识过他精确的脉诊,都暗下决心要效仿。
周锦渊开电脑,把针开了,家属去结费用,他就把针具拿出来,给病人针刺。
此时诊室门开着,门外好些人在围观。
手放在桌上,掌心向下。周锦渊用毫针刺入他两只手背上的中渚穴,顺时针捻转,就听到病人呜呜含糊地说酸胀。
没事。周锦渊让病人别动,继续捻转,而后松开,坐会儿?马上就好。
马上就好?这才手上扎两针,就马上好啦?
闲着也是闲着,还没叫号到自己,外头的病人纷纷抱臂继续围观。
只见仅仅两分钟后,病人的舌头动了动,很快就好像突然挣脱了什么束缚一样,自己缩了回去,他从刘淇手里接过纸一擦口水,说话也变得清楚了,真不吊了,医生,还要来扎多少次啊?
他这个舌头,可是时不时就会吐出来,这次缩回了,但他觉着,总得多扎几次才彻底吧。
不用了,已经好了。周锦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