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师兄,你背得太流利了吧,平时经常做法事吗?其中一个道士惊奇地道。虽然他年纪比周锦渊还大上七八岁,但资历没有周锦渊深,还得叫师兄。

我没做过法事。周锦渊简单地道,只是记住了。

只是记住了?这是没有特意背的意思吗?那么大段的文言,脱口背出来,记性也太好了点吧。

两个道士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别以为出家就轻松了,不提别的,单说这些科文,都是做法事科仪上要用到的,类似拗口的科文还有很多,他们都得背啊!

道士也得吃饭,要是不背,谁找你做法事?

他们要是有周锦渊这个记忆力,岂不是美滋滋。

这时有快门声传来,三人抬头一看,是两个游客,一男一女。

香麓观有一百多年历史,香麓山风景又不错,平时除了信众其实游客更多,估计是看到他们念经、画符,就拍照了,不奇怪。

那两个游客见他们看过来,还举着相机嘿嘿笑了一下示意。

三人也不在意,继续做自己的事。

不久,两名游客转悠了一下,也走到树荫下来了,不过看起来不像是乘凉,女游客一手扶着头一手按着腹部,一副难受的模样。

男游客搀着她坐下来,立刻拿了止痛药出来,但是身上水喝完了,只能问他们:请问能借点水吗?我太太不舒服,需要吃药。

道士们都注意到了,其中一人立刻站起来,你稍等。

取了水,女游客送服止痛药,但一时半会儿没起效,所以眉头还是皱着。

男游客低声安慰她。

吉龙,我有点头晕。女游客靠着他,感觉到身下血液狂涌,极为不适。

这时候不能太累,待会儿好一些了,您还是早些带太太坐缆车下山吧。周锦渊冷不丁插了一句。

俩游客听他的意思,估计认为女游客生理期,有点窘。但人家也是关心,所以只是点点头。

这是病啊,得治。周锦渊端详着女游客的脸色,又补了一句。

听了这句话,二人继续无语,当然是病,当然得治。

你们在看医生了没?周锦渊看女游客实在难受的样子,又说道,这病我能治,我有个家传秘方,你吃了就好。

两个游客:……

他俩都醉了,他们不是信众,上山游览来的,本来对这几个道士映像挺好,尤其是这娃娃脸的漂亮少年,谁都喜欢颜值高的嘛。

谁知道,这少年一开口就是江湖骗子的口气。

而且说辞太没新意了,家传秘方这几个字一般出现在电线杆子上,地位和老中医包治百病应该是平起平坐的吧。

女游客都没力气说话,男游客呵呵一笑道:我们已经约好医生了。

语气倒是不错,略敷衍却不恶劣,毕竟有句话叫宁打和尚不骂道士。

周锦渊又看了他们两眼,治病也有忌讳,同时看几个医生不能持续治疗反倒不好,既然人家有主意,且不是危急症,也就算了。

不过嘛……

周锦渊:哦,那你们算不算命?这位男士脸上好像有黑气啊。

游客:…………

……果然是神棍!

.

.

海洲三医院中医科作为综合医院里的中医科室,名气不高,规模也并不大,不设病床,在周锦渊入职前一共也就九名医师职称以上的医生。

主任医师两名,副主任医师三名,主治医师三名,还有个和周锦渊一样的一般医师,另外还有几名实习生、规培生。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早几天,中医科的同僚就基本都知道了,有个关系户新医师要空降了,以临聘人员的身份。中医科根本不缺人,这时候招个合同工,想也知道是关系户。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走的哪位领导的关系,领导们还挺谨慎的。

不过,也不知道是哪个源头传出来的小道消息,据说那个关系户以前是道士,相当荒谬,好多人不敢相信。

道士?什么鬼,道士下山?

还俗了做医生吗?真的假的?我怎么听着那么玄幻啊。

谢主任,有没有消息啊,真是道士么……

到底谁安排进来的?

周锦渊就是在各种猜想中,被带到中医科来报道的。

科室主任谢敏是个五十来岁的女大夫,一头乌黑的卷发,保养得相当不错。

周锦渊来之前,谢敏正在研究萧副院长母亲的医案,这是萧副院长提供的。医案,就是中医治病时对疾病辨证、治疗方法的记录。

萧副院长的母亲呃逆不止,半个月多了,在消化内科看来看去也没治好。

中间他们科室的毛医生参加会诊,去开了副旋覆代赭汤,可惜反而被萧副院长给埋怨了一顿,因为加重了萧母的病情。

不过前两天,忽然听说萧母已经痊愈,而且正是中医治好的,药就是在医院抓的,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向萧副院长把病案要来看了。

那位毛医生看完医案后,对里面草草带过的前医不察非常难堪,不肯一起讨论,谢敏却是仔仔细细研究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