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388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丁小洪这一嗓门,顿时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包括成国公朱能在内。

丁小洪没有给出自己的建议,只是描述了他的所见所闻,但却已经明确无误地表达了态度。

他这个再小不过的小人物,本可以领到功劳躲在大后方等结果的小人物,此时此刻却冒着触怒国公的风险,替不能到姜星火身前说话的百姓,发出了声音。

一直未曾说话的姜星火,终于开了口。

成国公刚才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姜某确实没打过仗,不懂军事。

但是姜某懂人心。

成国公朱能毫不客气地说道:人心,能决定这场战役的胜败吗?

而且,若是出了岔子,国师你负得起责任吗?

这时,柳升突然插嘴问道:国师,您可千万得三思啊!

姜星火摆摆手道:无碍,你们只管安排好部队驻防、战斗就行。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调很平静,显得异常坚定,仿佛已经拿定主意。

见姜星火态度坚决,其余人等也不好劝阻,只好默默颔首。

成国公,你的圣旨里没有陛下让你接管军队的命令,这里就还是要平江伯指挥。

姜星火望向朱能说道:而且,我负得起责任,更清楚,自己肩负的是什么责任。

这便是成也在我,败也在我,一肩挑之的意思了。

战争,是庙堂的延续。

姜星火缓缓道:战争和指挥战争的将领固然不能完全受到庙堂的限制,可有一点是要明确的,战争要为庙堂服务。眼下庙堂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江南的变法,是江南的人心,所以如果在不违背军事策略的情况下,有条件救下这些百姓,自然是要救下的。

朱能闻言倒也没急着反驳,而是陷入了思索。

战争,是庙堂的延续。

朱能如今走到了国公,走到了五军都督府事实上的负责人的位置,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武将,或许其他武将,会对庙堂影响战争感到本能的反感,直接怼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朱能却很快就领悟到了姜星火这句话里的深意。

朱能略带一丝好奇的问道:国师这句话,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还是从谁那里听说的?

姜星火跟朱能无仇无怨,也不想激化矛盾,直接回答道:《战争论》,等回南京,在军校会开一门课讲的,如果成国公有兴趣,欢迎来听。

好。

但朱能随后正色道:可驱民填壑,乃是千古难题,国师便有解吗?

这种下三滥的招数,虽然不要脸,但是还是很好用的,这么多代名将,没听说过谁有什么可行的解法。

所以,朱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姜星火当然也不会有答案,只是书生的心慈手软,在驱使着他无法下定决心。

而这在朱能这位从铁与火中搏杀出来的将军看来,是极为要命的一件事情。

慈不掌兵。

然而,出乎朱能意料的是,姜星火竟然回答了!

有解。

姜星火思考了这么长的时间,当然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思索对策。

别说,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

何解?

不光是朱能,就连朱高煦、陈瑄、柳升等人,也好奇地看向了姜星火。

姜星火深吸一口气,昂首道:诸位可知一千余年前,刘寄奴是如何以两千人,大破北魏三万铁骑的?

却月阵。

陈瑄脱口而出。

作为水师将领,这种难得的,以水师为必要条件所布设的阵型,陈瑄自然如数家珍。

却月阵本身是由水军和步兵共同组成的,其中步兵又以战车为主,而那场战役,就是刘裕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的典型战例,经过此战,却月阵威名大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以至一谈及如何以步制骑,必言却月阵。

这个阵型,说白了就是在距水百余步之处用战车百乘布下弧形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刘裕的布置方式是每辆战车设置七名持杖士卒,共计七百人;布阵后,再派两千士兵上岸接应,并携带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各加设二十名士卒,并在车辕上张设盾牌,保护战车。

因为却月阵是弧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力,有着良好的抗冲击能力;阵内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杀伤力非常强;同时阵内士兵背水为阵,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当然了,前提条件是制水权在自己手里。

刘裕敢这么玩,是因为晋军有制水权,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却月阵后方及侧翼的安全,不必担心被敌军合围视野宽广的平坦河岸,良好的视野也便于观察敌我双方的行动,及时掌握战场的情况,而晋军可在高大战船上俯瞰战场,相当于占据了制高点。

可眼下背水列阵的是白莲教叛军啊。

朱高煦疑惑说道。

不对,姜校长的意思是,白莲教叛军,其实用的就是扩大版的却月阵!

柳升忽然醒悟,他提醒众将道。

众将也随之恍然.这可不就是却月阵吗?外围是杂牌军,中间是百姓,最靠河是白莲教的嫡系兵马,吴淞江等航道进入太湖的水路大道也被堵塞,白莲教掌握了战斗区域的制水权,随时可以撤退。

见终于有明白人,姜星火引导着反问道:

什么阵型,可以破解却月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