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准备,是否建立独立乡级税收机构?可以。
2人事准备,需要满足识字、懂术数、廉洁、异乡人?可以。
3政策分解,新的税收机构、人员、制度,‘大明税卒’?
4政策实验,寻一试验地。
5政策宣传,拟办报纸。
6政策推广,暂无。
姜星火问道: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证明,不识字不识数的人,在三个月内学会加减乘除,学会认识五百个常用字,是不是人事准备就能完成?继而倒退,组织准备也具备可行性?
自然如此。朱高煦闷声道。
夏原吉好奇问道:大明税卒,是什么意思?
警者,戒也。《周礼·天官·宰夫》载: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
税卒,便是用来警戒群吏切莫贪墨税收的人员。
如果我能证明之前那一点,便可以寻些老卒,同样教导,先培训出一个团体,在某处小规模试验,继而开始逐渐扩大推广范围。
夏原吉又问道:报纸呢?
报纸便是跟邸报类似的东西,只不过在版面和内容设置,以及印刷精美程度下,都有所差别,主要是给老百姓看得。姜星火道。
给老百姓看?老百姓又不识字.
夏原吉忽然收声,认真地看向姜星火:姜先生,伱莫不是真有什么法子,能教人快速识字吧?
自是有的。姜星火笑着说道。
什么法子?夏原吉好奇问道。
姜星火看着这位身份神秘的秋先生,淡淡道。
先不告诉你。
夏原吉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接着说。
姜星火丝毫不以为意,继续道:而既然有了税卒卫,便可以搭建税卒机构之前你们觉得新建独立的乡级收税机构,最大的问题是费钱且占用编制,其实不是的。
其一,你把税卒当做独立的几个卫就好了,大明又不是养不起多出来的几个卫。
其二,费钱的原因,便是怕养人的钱,还不如因为新的收税机构而多收上来的钱。
但是如果你们换个角度去想,其实税卒的作用,绝不仅仅在于收税。
而在于,皇权下乡!
夏原吉心头一震,但还是勉力问道:每个乡几个税卒,皇权便是下了乡吗?
不,皇权下乡的真正含义不是几个皇帝的人常驻,而是皇帝的意志,能够传达到乡里的百姓,否则,乡里便是土皇帝大过天!
有了常驻或是几年轮驻的税卒,这些税卒又识数识字,朝廷的政令很容易地就能通过他们的口,讲给百姓去听。
不要小瞧这一点,很多人一辈子都像是与外界毫无接触的幼虫一般,活在地域和宗族所构筑的‘信息茧房’里。
而税卒,就是打破这个‘信息茧房’的一把刀!
从此以后,外界来自朝廷的声音,就能传递到每一个寻常百姓的耳朵里!
——————
税卒!
信息茧房!
皇权下乡!
两位尚书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明白了为什么要培养人识数识字。
目的不仅仅在于收税本身,而在于皇权下乡!
此前便说过,面对朝廷的绝对武力,地方乡里的宗族士绅,其实并没有任何抵抗的能力。
因为时代早就变了,随着历史的演进,汉代乃至南北朝、隋唐时期,地方足以自保的强力武装,在宋代以后,就开始消失地无影无踪。
嗯,这么说来,铁血大宋在对内重拳出击保证江山稳固方面,还是有一手的。
事实上,从我大清的实践来看,江南地方,面对八旗铁.重装骑马步兵,确实也没有抵抗的能力。
那么,地方宗族士绅凭什么能控制地方呢?
之前两位尚书还不太好描述,总往什么宗法、血缘、权威、文化、习俗上面想。
现在想来,姜星火真是一语道破。
——信息茧房。
是的,就如同为什么古代中国农民不识字一样,因为他们不需要识字。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