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姜先生的感觉,便是如岳武穆写下这首词时这般屈辱、无力、愤恨?
姜星火点了点头。
就在姜星火点头的这一瞬间,李景隆却忽然觉得,自己信了。
李景隆说不出自己为何相信了姜星火所描述的未来。
可那空气中仿佛凝滞的悲哀,却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他,那可能是真的。
那后来如何了?
李景隆咽了口吐沫,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在那个我们注定看不到的未来,倭奴便如金人和蒙古人一般,再一次奴役了汉人上百年吗?
怎会如此?
朱高煦闻言蹙眉,立即粗声来驳。
太祖高皇帝誓师北伐,有一句所言如南宋韩侂胄檄文无二,便是这句——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汉家儿郎,但有血性,如何能忍受异族欺辱?
金有岳武穆壮志饥餐胡虏肉,元有太祖高皇帝从头收拾旧山河,便是未来,又如何会没有那到死心如铁的好男儿站出来,试手补天裂呢?
朱高煦的毕生文化,显然都凝在了这几句之中。
会有人站出来吗?
两人都安静下来,期待地望着姜星火,毕竟他才是那个预知未来的人。
即便是言之凿凿如朱高煦,此时心头也有些忐忑。
姜星火没有说会或不会,而是深吸了一口气,清吟道。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
誓扫倭奴不顾身!
——不、顾、身!
听完这首格律奇怪的长短句,两人愣在原地,竟是久久难以释怀。
他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学堂中上一刻还在埋头苦读的学子,下一瞬便披着戎装,与倭奴浴血奋战。其中大多数,稚嫩的脸庞永远失去了血色,变得灰白,却依旧是向着敌人的方向不屈地倒下。
好一句誓扫倭奴不顾身,慷慨悲歌之气,不逊《燕歌行》的那句‘死节从来岂顾勋’!
李景隆呵气感叹:可惜无酒,不然当浮一大白!
朱高煦胸中气血翻涌,仿佛扬眉吐气般,竟是仰天一声长啸。
无端惊起老歪脖子树上眠着的数只肥雀。
第66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
墙外密室,
朱棣负着手在逼仄的室内走来走去。
誓扫倭奴不顾身!
好!好!好!
汉家男儿,果真无论何时,都有这等血性!
可这些倭奴委实可恨。朱棣扭头看着好大儿,咬牙切齿地说道:朕不去打他们,他们日后反倒会屠戮朕的都城!
朱高炽虽然心头激动,但还是按捺住了,冷静劝道:父皇,总不能拿姜先生说的未来,当做现在的宣战理由.朝野不信的。
朱棣狞笑道:理由?
洪武朝的时候这群倭奴打了个南北朝出来,竟然拿个南朝的亲王声称什么‘日本国王’,哄骗了大明几十年。
朕现在搞清楚了倭奴的虚实,那个劳什子幕府将军,便是如魏晋后那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中外诸军事般的权臣。
朱棣冷笑连连。
更何况,朕已登基数月,到现在还不来给朕朝贡祝贺。
这不是不臣之国是什么?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