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都行。
陆诚想起第一次请她吃饭的事,幽幽摇头:你跟朋友出门吃饭真的不挨揍么?
……谢青悻悻,花胶鸡?
于是不辣的一半要了花胶鸡,辣的那一半,陆诚看了看她,告诉服务员:要台式麻辣吧。
湊湊的辣锅一共两种,一种台式,一种川式。其实对谢青来说,川式的也没有多辣,台式的辣味更是聊胜于无,但来北京的这大半年她习惯了照顾其他人的口味,所以台式就台式吧。
等其他菜也点好,两个人轮流去弄酱料。
湖南吃火锅什么也不蘸,但谢青到北京后爱上了麻酱。考虑到锅底不够辣,她又调了不少辣油进去。
过了会儿陆诚也端着酱料碗回来……她看到他的酱上摞着小山一般的小米椒。
谢青低眼涮肉片,抬眼就是他的小米椒山。几片肉涮好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问:我们为什么叫台式锅?
陆诚浅怔,道:我怕你吃不了辣。
谢青:我是湖南的。
陆诚哑然:我……小时候在四川。
……两个人对脸无语了半晌,陆诚轻咳,起身,又去调料台端了两碗小米椒回来。
两碗小米椒全扣进辣锅,煮了会儿,再涮出的肉片都是通红的,终于达到了他们的口味要求。
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陆诚点的菜荤素搭配得宜,还给谢青叫了杯招牌的大红袍珍珠奶茶,谢青吃得很是舒适:陆总还挺会吃。
那是你能吃辣。陆诚正在辣锅里涮着鸭肠,朋友都不太敢跟我一起涮锅。
常是他们爱吃的辣度他吃不爽,他吃爽了他们就崩溃了。
谢青感同身受地一点头:我也是。
陆诚的目光从她面上无声划过。
斟字酌句,他半开玩笑般地开口:那以后咱们可以一起出来解馋。
谢青笑了声作为回应,没有说行,但也没有说不停大概是把这句话当做了随口客套。
陆诚抿了抿唇,拿起漏勺,从辣锅里捞出鸭血和豆腐放到她碗里。
这家店的鸭血和豆腐是免费送的,只要点辣锅都有,还可以无限添加,关键是味道很不错。
谢青一边用左手把披肩发撩到而后,一边颔首去咬。她没看陆诚,陆诚却在看她。
他心里憋气地觉得,自己越来越完蛋了。
她吃个鸭血他都觉得好看。
然而她一点都没有察觉。更惨的是,考虑到她的清冷和无情,他还不敢贸然让她察觉。
她不是会喜欢那种不明不暗的模糊感情的人,他需要在一个合适的契机跟她完全挑明。
什么叫合适?当然是她能欣然接受他带来的爱情的时候。
在她一门心思享受事业上升的时候,显然不合适。
.
八月,谢青按时去鲁迅文学院报到。
鲁院就在北京,两个校区,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是八里庄那个老校区。
老校区的院子里有好几棵树,基本是银杏和泡桐,没有鲁迅先生笔下令人深刻的枣树。
也没有瓜田和猹。
为了让她维持神秘,陆诚事先跟鲁院打了个招呼,不提诚书文化的神秘人这个title。鲁院方面也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较劲,于是在签到名单上,一串笔名中的一个谢青看起来格外朴实。
签到后领取了房卡和课程表等几样东西,老师顺便告诉她对面的小房子是餐厅和明天下午开学典礼。
谢青点点头道了谢,拎着箱子上楼找自己的房间。
八里庄校区不大,除了餐厅外,从教室到卧室再到办公室都在一个楼里。
女作者们的房间这回都安排在了三楼,在房门上贴着大家的真名。
谢青看着门上的名字一间间找过去,但还没找到自己的,就先停住了脚。
旁边的门上,写着柳瑾。
她知道这是流锦的真名。
略作踌躇,谢青上前敲门。
里面响起一句稍等,来啦!,接着是穿着拖鞋小跑的声响。门很快打开,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化着漂亮的妆,好奇地打量她:你是……
电梯门响了声,又有人往这边来。谢青把玉篱两个字噎住,拿起手机给流锦发微信:鲁院?312房间?
手机一响,流锦拿起来看,下一秒,谢青被张牙舞爪地扑住:我的天呐!!!
在网络作者里,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在网上情比金坚惺惺相惜的两位作者,很有可能在现实中根本没见过面。
也正因此,难得的线下面基会显得更有趣。有时十几个妹子一起凑个短途旅行,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相当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