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553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自家庄子上,得重新梳理一遍。之前不管是谁的人,这管事不能用心任事的都被林雨桐给换了一遍。也不留这些人在庄子上了,直接将卖身契给发还了,该干嘛就干嘛去。

主子就得这么治一治这些人。满月撇嘴,离了主家的庇护,我看他们怎么过活。

三喜点点头:说的也是,外面如今的粮食价钱都翻了两番了。没点家底的,光是这个春荒就得把家底给刮干净了。

林雨桐原本还随意的听着,听了这话,一下子就愣住了,你说什么?

三喜纳闷的道:粮食价格翻了两番了。

林雨桐的手一下子就顿住了,这些大臣都是吃干饭的,京城的粮食价格涨成这样,他们也不闻不问。

正说话呢,四爷进来了,帮我收拾一下,我出门一趟,晚上回来的可能有点晚。

林雨桐挥手将丫头们都打发了,才进了里间,叫四爷将衣服换了,他应该是急着去暗卫营吧。可是为了粮食价格的事?

比这还凶险。四爷一边换衣服一边道,我刚从外面回来,京城多了许多御林军巡逻。

御林军?!

禁卫军是戍守皇宫的安全,御林军却是负责整个京畿的防卫。

如今出动御林军,肯定是有什么变故了。最怕的就是这一动作闹的人心惶惶,激发民变。

林雨桐给四爷收拾好:你不用担心家里,自己小心就行了。

安心吧。爷什么时候办过以身犯险的事?四爷说着,转身就走,外面乱的很,你就在家里呆着吧。不管什么事也别出门。

送走不放心自己的四爷,林雨桐在屋里转了几圈,自己能做点什么呢?

来人……林雨桐朝外面喊了一声,随后,三喜就快步走了进来。她这才低声交代,请石掌柜来一趟。

三喜见林雨桐小心,就道:我明白了,进来的时候一定会谨慎的。

石中玉来的很快,早想来看看姑娘了,可你们这府里又出了丧事,我倒不好上门了。

林雨桐拉了石中玉坐了,将婚前石中玉给自己的那个玉佩又递给石中玉。

石中玉一愣:姑娘这是何意?这可是主子的一片心意。

林雨桐摆摆手,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她将玉佩递过去,这些钱应当花在刀刃上。娘现在在宫里,既不是皇后,也不再能做宠妃。她得在宫里站稳……说到这里,话就不能再往下说了,你只玉佩给我娘看了,她就懂我是什么意思了。

石中玉这才接过来,我回去就想办法通知何嬷嬷。

林雨桐就点点头,另外,我还有几句话,要对你说。对不对的,你自己琢磨。

姑娘何必这么见外,有话尽管说就是。石中玉说着,脸上就带了正色。

你以前,一直在交好后宅女眷,这一点做的很好。林雨桐看着石中玉,但如今不一样了。你的视线应该从后宅里慢慢的抽出来,然后多朝外面看看。

朝外面看看?石中玉一时没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朝外面看?看什么?

林雨桐这才低声道:看看外面的世道民情。就比如如今,外面粮价格翻了两番,大街上到处都是御林军。这背后又牵扯了哪些事?你将这些原原本本的传回宫里,这才是我娘如今最想知道的事。

石中玉心里有几分不明白,但还是什么也没说,默默的先记在心里。

等甘氏接到消息,已经是晚上了。她手里抚摸着又送回来的玉佩,转手交给何嬷嬷,你收着吧。以后凡是要用银子了,你就从这里面取吧。

姑娘这是何意?何嬷嬷躬身接过来,这比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她大概真不知道这是多少银子,才还回来的吧。

甘氏摆摆手,嬷嬷,您跟了我这么些年,怎么还没有一个孩子明白?

何嬷嬷就笑道:当年老奴跟着主子去听老爷讲学,老爷不也说,这不管做什么,都得有一份悟性吗?老奴就没这份悟性。

甘氏不免失笑,罢了。不说这个了。你打发人,请皇上务必过来一趟。

何嬷嬷见主子脸上的神色凝重,就赶紧退了下去。

哈哈哈哈哈……师妹跟朕真是心有灵犀。朕正说要来找你,你就打发人来请了。皇帝进来,一身明黄的龙袍,让他身上整个人都显得神采飞扬。

什么事这么高兴?甘氏亲自过去,递了热帕子过去。

年号定下来了,就叫‘永康’。你看如何?永康帝用热帕子捂在脸上,却不急着取下来,而是就那么盖着,躺在榻上,等着甘氏说话。

永康?甘氏点点头,这个年号取的好。她笑着,就又拧了一个热帕子给他换了敷在脸上,这叫我想起小时候的事来。

一个年号,怎么倒想起小时候的事了?永康帝将热帕子往下拉了拉,露出一双眼睛出来看着甘氏。

您还记得,当时我爹问您这国之根本是什么,您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甘氏轻声细语,仿若说的只是那昔年的往事。

怎么会不记得?永康帝一下子就将脸上的帕子拿下来,然后坐起来,朕当时说,农桑为国之根本。当时,朕也就八岁吧。

甘氏点点头,是啊!当时跟您一起的,还有端亲王。当时端亲王言,戎马可得天下,故而,戎马应是国家之根本。所以,爹爹就决定收了您为弟子。

永康帝不由的就哈哈大笑起来,他向来是看不进书的,在府里,启蒙的先生也有讲学,只他不肯听,即便听了,也只作乱风过耳,半点不往心里去。而朕当时确实记得几句圣人之言的。

甘氏点点头:圣人云,百人农,一人居者,王也;十人农,一人居者,强也;半农半居者,危也。缘何陛下八岁都能记住的道理,如今怎么偏偏给忘了呢。

什么意思?永康帝收起脸上的笑意,看向甘氏,将你的话给朕说清楚了。

甘氏将手里的帕子放回水盆,将挽起的袖子又轻轻的放下,这才坐在永康帝的对面,陛下,如今已经二月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人们都已经开始平整耕地,准备耕种了。这些事,在我看来,自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她说着,就轻叹了一声,我也知道陛下担心的是什么。可您真是多虑了。这天下的百姓,每天为自己的衣食之事,尚且忙不过来呢,谁有心去管坐在皇位上的天子是哪个?民以食为天,只要能叫他们吃饱肚子的皇帝就是好皇帝。安民、抚民尚且来不及,怎可以兵压民?

永康帝眉头一挑:你的消息倒是灵通。朕调御林军来京城戍守的事,你知道了?

甘氏轻哼一声:这宫墙之内,什么风刮不进来?更何况是这么大的事!我倒想知道,这是谁您出了这么一个阴损的主意?

阴损?永康帝哈哈一笑,你这张嘴啊!怎么?对于楚源,你还有怨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