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弃我了?蒋夫人扭过身子,瞪眼道。
看看看!又来了。张阁老拉着老妻不算柔顺软滑的手,低声道:你现在就给你那位小友回信,我打发人去送。
写什么?蒋夫人问道。你想要官啊?
张阁老一噎,自己哪里至于这么没品。他无奈的道:不是这事!是叫他们跟殷三郎说一声,将咱们的意思告知他,只说愿意配合。另外,这不肯归顺的大臣及其家眷……
蒋夫人白眼一翻,打断他道:才还说你糊涂,我看你是真的老糊涂了!人家连皇家子孙都容得下,几个迂腐的读书人,凭什么容不下。那黄芩老匹夫,在辽东吃着人家的,喝着人家的,拿着人家的银子发饷银,现在不也还打着大明的旗号吗?这样的人人家都能容下,还专门给粮草给武器的养着。这胸襟,还用的着你怀疑?你要是贸然提出条件了,将人家置于何地?你以后还要跟人家称臣呢?咱们不是做一锤子买卖,打这一次交道就不再交往了。悠着点吧。
该明白的时候她倒是不糊涂,可就是对自己,那真是讲理的时候不多。
行吧!张阁老面色复杂的道:你去信吧。现在去信,但愿能赶上那位三爷的动作。
蒋夫人这才一笑,不用去信了。人家信上说了,相信你张阁老的品行。一定会做出对天下苍生最有利的决定的。
张阁老蹭了一下就站了起来:这信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今天啊!蒋夫人不解的道,不过,信上也说了,你知道如何跟他们联络。
张阁老马上叫人:去找送信过来的人!快去!然后悄悄的请进来。
随从在外面应了一声,赶紧出去了。
蒋夫人就急忙追问:怎么了?送信的不妥当?
张阁老心里则多了几分敬服:这信啊……罢了!等会子你就知道了。他说着,就拿了大毛的披风给蒋夫人披上,你跟我去前面吧。去了你就知道了。
等两人到了前面书房,随从低声道:老爷,夫人,人已经请进来了。
蒋夫人还纳闷呢,什么人请过来了?
张阁老笑了一下,就抬步走了进去。
里面坐着的不是三郎跟何茂又是谁?
双方都是第一次见面,不由的都相互打量了一眼。
张阁老心说,那位四爷还真是大胆,竟然将这么要紧的事情交给两个如此年轻的人来办?该说是年少轻狂呢?还是无知无畏?
三郎跟何茂交换了一下眼神,就先拱手道:张阁老,久仰。说着,又看向蒋夫人,在下常听皇后娘娘提起夫人,娘娘对夫人甚是想念。说是您是她唯一的闺中密友,情分非同一般。却不知道娘娘的闺蜜是这般的雍容高雅,真是恨自己晚生了这么许多年……
蒋夫人眉头一挑:这却是为何?
说句唐突的话,晚辈要是早生二十年,一准没有张阁老什么事了。三郎不由带着几分遗憾的道。
这话其实是有些轻佻了失礼的。但三郎从林雨桐的嘴里知道蒋夫人的脾气秉性,又加之他确实是觉得蒋夫人算的上是一位难得的气质卓然的美人。
蒋夫人哈哈一笑:你这小伙子哟……这嘴太油滑了。就是早二十年,我还是觉得我家老头子更好些。
三郎赶紧对着张阁老又拱手,笑着道:小辈无状,您千万见谅。只当是逗夫人一笑吧。
张阁老心里就有数了。这人还真是有点别人没有的本事,比如,这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也真是能拉的下脸来。一上来就先把自己摆在晚辈的位子上。也得亏他一个堂堂的亲王这般的拉的下脸来。
他拱手回礼:王爷客气了。真是没想到这位在妓院消失了的王爷,会出现在自己家,来给自家夫人送信。可见,这封信,八成是在对方出京的时候,那位皇后就交托给这位王爷的。可见,对江南,大清朝廷是早有谋划的。坐吧。坐下说。他率先坐在主位上,看了蒋夫人一眼。
蒋夫人这才后知后觉,知道这送信之人是谁。
她笑着退出去,你们坐着,我去给你们倒茶。
这是去外面守着了,叫三人在里面安心的说话。
三郎和何茂赶紧起身行礼:有劳夫人了。十分的谦卑有礼。
张阁老和蒋夫人心里就熨帖了。知道这是看在林雨桐的面子上,看来林雨桐说是看中蒋夫人倒也是真有其事的。
等蒋夫人退了出去,张阁老才看着何茂问道:不知这位少年将军是何人?能陪着殷三郎,又敢并排而坐,证明身份可不低。而年纪又这么轻,他心里有些猜测。
小子何茂,见过世伯。何茂躬身行礼。
何茂?何坤的儿子。如今也是军机大臣了。
不过这大清的朝臣是不是都厚脸皮啊。这一个军机,一个内阁,这还真是一个比一个会顺杆爬。张阁老跟何坤不是什么故交。但蒋家跟何家都是将门,应该是有交情的。人家非要这么攀交情,叫他一声世伯,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以人家如今着地位,这也是给自己面子。
可这面子给的人多少有点牙疼。
他还只能点头回礼:你父亲的事情,我很遗憾。
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客套话,这才转入了正题。张阁老先问:信,老夫已经看了。要怎么配合,听二位的吩咐。
三郎却一笑:张阁老何必菲薄,皇上出门前可是千叮咛万嘱咐,江南之事,我们二人听您的调遣。
张阁老一愣,不可置信的看向三郎和何茂:二位,这可开不得玩笑。
三郎飒然一笑:皇上说了,您这样的人若是都不能托付大事,还有谁能呢?
张阁老嘴里泛起苦涩,但胸腔却滚烫了起来,仿佛在这一瞬间,才发现自己的血还是热的……
第579章 寒门贵子(133)三更
看着张阁老脸上的神色,三郎心说,这林雨桐不去做地下工作简直是太可惜了。这策反干的,真叫一个漂亮。
他一时之间,觉得张阁老跟自己有点同病相怜的意思。
四爷策反了自己,自己傻乎乎的帮着他,除掉了平定北地最大的障碍。
紧接着,林雨桐算是半策反了黄芩,辽东根本就没费劲。虽然黄芩到现在也没换旗号,但谁在乎呢?不过需要给他一个借口跟理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