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热情的将人往里面让,一边招手叫伙计来替他。
林雨桐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大车店。大门进马车,有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墙四周,都是一圈的棚子,是为了放马车和货物的。再往里,就是一间间抱厦,门开着,可以看见里面就是两排大炕。两文钱就能在这里有一个铺位,凑活一夜。免费供应热水。要是要吃的,另外算钱。这对于大部分出门的人来说,当然是首先之地了。
沿着街道,是两层的小楼,这才是客栈。里面也分上房下房。也提供好点的酒菜。
今儿是亲戚上门,自然就不能在客栈里接待。林栓柱一路说笑着将人领进了只隔着一道墙的宅子,这才是自家住的地方。平时那通着的角门都锁着呢,只有自家人才有钥匙能打开。
别看店里宽敞,可自家住的,也就是个小四合院。正房三间带两厢。
爹,娘,你们看谁来了?林栓柱一进院子就喊道。
林济世正在院子里拿着竹竿打枣,听见儿子的喊声,一扭头,却见小侄女带着女婿笑盈盈的跟着身后,他就笑着放下竹竿,你这丫头,成亲才几天就往城里跑。说着,扭身喊道:表妹,妞妞来了。
林济世娶了林家老太太娘家的侄女,因此,一直就喊表妹。他从小在舅舅家长大,一直就这么叫,如今也改不了口了。也许是近亲的缘故,两人在生栓柱之前,生了四个孩子都没留住,所以,这个好容易养成了,就取名叫栓柱。
朱氏撩了帘子就里面出来,一面快步走的拉了林雨桐进屋。
林济世和栓柱请了四爷三个兄弟去堂屋说话,朱氏就拉了林雨桐朝内室去。走了一半又想起什么似得对栓柱道:跟店里的厨房说一声,叫送一桌上好的席面来。
栓柱应了一声。
林雨桐也不客气,跟朱氏往里面去。
这人不光是大伯母,还是表姑。自家那便宜老爹,到现在都不叫朱氏嫂子,而是叫表姐。可见打小一起长大的情分还是更重些。
殷家有没有难为你?朱氏说着,就给林雨桐取蜜饯肉干,递给她吃。
林雨桐摇摇头,朝外看了一眼,才低声道:您和大伯,不用看着我的脸面,对那殷家的人,也不必多亲近。
朱氏听这话中有话,就道:可有什么说头?
林雨桐这才将四爷在路上说的意思暗示给朱氏听。
朱氏点点头,然后就笑:你这小脑袋瓜还想不出这样的道道来。只怕这回老爷子糊里糊涂,还真可能办了一件好事。你这女婿,是个有脑子的。我知道了,咱们小老百姓,远着些,敬着些,就成了。
但吃饭的时候,礼数上一点也没马虎。席面也真是上等的。
这是给林雨桐和四爷做脸呢。
吃完饭,三郎就表示有事情要办,二哥和四弟一起吧。
有什么事情,是大晚上办的?
林济世也不问,笑着道:也别在外面住,给你们留着门呢。
四爷和林雨桐自然住在林家的厢房里,但是二郎和三郎,林家在客栈里给留了一间上房。
第454章 寒门贵子(8)二更
临出门,林雨桐塞给四爷一个荷包,里面是金银豆子。以备不时之需。
谁知道三郎出去,是想干什么呢?
放心,我会尽早回来。四爷捏了捏林雨桐的手,才转身出门。
出了门,三郎就打趣四爷,看不出来,四弟还是一个怜香惜玉的人。这林氏长的也算是清秀,只是才十四五岁的样子,还青涩的很。他对这样的小丫头,暂时还没有兴趣。
二郎隐晦的撇撇嘴,若说起长相,自然是自家的媳妇容色最好了。老四这么迁就媳妇,说到底,还不是这媳妇娘家得力。林家两房,就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看着林大伯对老四两口子的上心劲,就知道也是个得力的。这样的岳家,拔根毛,都比在自家得的多得多,要是自家的岳家条件也这样,自己也能殷勤的起来。天天给媳妇洗裹脚布也愿意。
四爷像是没听见一样,转移话题的问道:打算去哪,要不叫辆车?
县城里,谁的路都不熟。
三郎就干脆的道:叫马车或是轿子都行。
四爷扭头,对二郎道:那就叫马车吧。
马车的话,三个人都能坐下,轿子却只能一个人坐。难道叫自己和二郎跟着轿子跑?
结果,马车还得等,现成的只有驴车。
三郎无奈的点头,那就它吧。上了驴车,他才扬声对车夫道:这县城里,哪里是找乐子的地方?我们就去那。
车夫愣了愣,有赌坊,妓坊。只看少爷想去哪里找乐子了。
三郎哈哈一笑,男人嘛,自然先去妓坊。
四爷的手一顿,不知道这二世祖又想干什么。
到妓坊办正事?还真是从来没有听闻过。
二郎有些结巴的道:三……三弟啊,那地方……不能……不能去……被爷知道了,会被打死的。
咱们哥三个都不说,爷怎么会知道?三郎说着,就看了一眼四爷,你看老四多淡定。
二郎看了四爷一眼,就不说话了。他眼里虽然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
去最大的楼子。三郎跟车夫吆喝道。
车夫响亮的应了一声,宜春楼,您请好吧。
宜春楼,三层的小楼,在这顺平县里,算是比较醒目的建筑。尤其是晚上,楼外面一排排的红灯笼,远远的就能看见。到了近前,一声声丝竹之声伴着娇俏的笑声,从楼里传出来。带着奢靡之气。
三人下了驴车,三郎付给了车夫一把钱。
二郎看着门口的姑娘,哈喇子差点流出来。自家的媳妇跟这些姑娘比起来,可真是提鞋都不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