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这么毫不犹豫背叛自己,这叫葛红兵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
相恋了六年了。她想要什么,他都尽量的满足她。家里的父母哥哥姐姐省下来的这一点东西,全给她了。可给了就给了。他也没有舍不得。就是被爱人冷不丁的拉出来挡刀这事,是他从来都没想到的。
半天的时间,林雨桐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但也同样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
咱回。林雨桐拉了拉四爷。
四爷点点头,出了门,就见吴支书和李队长在外面,相对叹气。
刚才……吴支书指了指路的方向,答应人家不少条件。
四爷摇摇头,没事,用了点我父亲的关系。
人情更难还。吴支书摆摆手,明儿我请三团的政委来家里吃饭,你也来。见四爷不解,才解释道,我老娘,是他表姨。有点关系。
三团的团长他见过,这个政委还真没见过。更不知道还有这一层关系。
这老支书人老成精,四爷在谋划什么,估计他心里也大概有数。见这孩子仗义,他不介意搭把手。结个善缘嘛。
李队长对林雨桐客气的厉害,就凭人家这么维护他妹子,那就是咱亲人。
等林雨桐和四爷到了家里,李国芳已经在门外等着了。手里抱着一个盆,师傅,拿着。塞给林雨桐,就跑了。
到屋里揭开一看,一盆子饺子。面粉不白,但绝对是李队长家里仅有的。林雨桐拿起一个,尝了一口,是酸菜活着油渣子做的。这大概是人家留着过年吃的。现在都给咱们送来了。
过两天,弄点肉票。给人家送去。一家给上几斤面粉。四爷点点头,虽然咱们一开始是刻意结交。但这两家子的人品都不错。处着。
林雨桐应了一声,这人的交情可不就是这么走动起来的。她起身调了蘸水的汁子,才问道:今儿那两人,你跟人家怎么说的?
没事。没答应给他们什么。四爷无奈的笑了一声,你还记得那位‘徐大炮’吗?
记得!林雨桐应了一声,老爷子说话嗓门最大。
对!四爷点点头,他知道咱们在东北,就告诉我好几个他的老关系。说是有事尽管找他们去。能拍着胸脯保证,那就是十分亲近的关系。刚好,有一个徐老爷子的警卫排排长,现在是那两人的领导。过了明天,你跟我出去走动走动,用了人家,不上门就是失礼了。
林雨桐就点点头,心里感叹,这老虎毕竟是老虎,哪怕关在笼子里,终究还是老虎。虎威犹在啊!
第287章 那个年月(16)四更
第二天,等四爷去了吴支书家。林雨桐想了想,觉得人家待客,还是为的是自家的事。怎么也不好意思吃人的喝人家的。
于是干脆烙饼,叫了冯老师搭把手。临了给了人家几块,结果冯老师只拿两块。叫人无奈的很。趁着热锅,又炖了一只兔子。这才盛出来,端着给老支书家送去。
你这闺女,咋这么实诚。吴婶子看着这东西,心疼的不得了。过年都没这么丰盛。
林雨桐抿嘴笑,求人办事哪里能空口白话?
都是实在亲戚。吴婶子低声道:俺们春来跟你们不一样。你们有知识,去了兵团也不出苦力。本来前两年就能安排春来的,但俺舍不得他受那个罪。在俺跟前心里踏实不是?
看来这个政委还是有点本事的。
林雨桐点点头,还没说话,就见吴春来满脸高兴的出来。
咋的啦?吴婶子问道。
吴春来挠挠头,俺师傅说,有办法给俺安排工作,说是林场的司机,问俺愿不愿意去。
吴婶子一拍大腿,这话咋说的,当然愿意去了。如今这司机,可是吃香的很。以后也是商品粮了。
林雨桐就一笑,这人是什么时候留下这么个线头的,她一点头绪都没有。
吴春来是当地人,当地招工,所受的限制小。
但像是知青,就麻烦了。兵团是唯一一个靠谱的地方。关键是还能带着自己一起走。
吴婶子自然看得出林雨桐跟四爷是什么关系,就马上拉了林雨桐的手,这叫人该怎么感谢才好。
师傅为徒弟操心,不是应该的吗?林雨桐客气了一句。
吴春来就笑道,俺跟国芳妹子都是好运道,俺师傅说了,给国芳妹子安排到了医院的药房工作。按方抓药就行。轻松体面。
这个林雨桐是一点都没想到。不过要只是抓药的话,李国芳的水平比那些啥也不懂的可强了太多了。
光是这个条件提出来,那政委就能知道四爷至少是个会办事的人。这事不用看谁的面子,也一样能成。
晚上回去,林雨桐见四爷没醉,就问他:你什么时候走通的门路啊。
不事先安排好。难道等事情到了跟前了,才抓瞎啊。四爷翻了个身,想去兵团,不光得有兵团愿意接收,还得知青办同意,更得村里愿意放人。这本来是想着,要是人家拿这个卡咱们,也好有个后手。不想这两人还都是实在人。既然是实在人,那咱们就用实在的办法。现在兵团愿意要了,村里也愿意放了。昨天也跟那位白主任协调好了。到时候盖个章,这事就成了。年前通知肯定下来。
这么快?林雨桐以为千难万难的事,叫他就这么给办成了。
能有多难啊。四爷打了个哈欠,把林雨桐往怀里一按,睡觉。
吴支书和李队长都不是没谱的人,两个孩子的事也没宣扬的谁都知道。四爷带着两人跑了两天,工作的事就敲定了。过了年,就去报道。
这可把杨柳气坏了,她找到吴支书家,城里招工的消息,你怎么能不跟我们说呢?
吴支书翻着眼皮子,人家要本地人,你是吗?人家要司机,你会开车吗?人家要认识药材的人,你认识吗?你啥都不是,啥都不会,俺跟你说啥啊?要是想检举俺,那就去呗。俺在这里等着。
顿时把杨柳气的够呛,跺了跺脚,去就去!
吴婶子抬头看了一眼,才低声跟吴支书道:这闺女这气性大。
那是太年轻,吃上几次亏,就啥都知道了。吴支书将烟袋锅子在炕沿上一磕,就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