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一些有钱人,嫌弃每天买报纸麻烦,干脆就多花一些钱订报纸,让人给他们专门送去,大众报就有很多这样的客户。
天亮了,租界的人开始了他们新一天的生活。
陈老板自从听穆琼读过报纸之后,就养成了买报的习惯,每天都会买一份申报,一份大众报。
他今儿从家里出来,照旧买了两份,拿去西餐馆。
时间还早,西餐馆还没什么人,但张掌柜已经在了。
老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左右已经醒了。张掌柜笑笑。
你早点来了也好……给我讲讲这报纸吧。陈老板将手上的两份报纸放在张掌柜面前。
张掌柜先念申报。
申报上面很多消息,陈老板听个大概就不听了,让他讲后面的,只是,厚厚的一份申报都翻遍了,陈老板也没听到自己想听的消息。
唉……陈老板道:你还是给我讲讲大众报吧!
张掌柜就念起大众报来。
张掌柜是用粤语念的大众报,陈老板能听懂,只是……你这报纸念的,没有小穆念的好。
张掌柜也是听过穆琼念报纸的:他那不是念报,是给你重新讲了一遍。
你也这样给我讲讲。
我可没这个本事。张掌柜也不听,直接念了下去。
这样念出来,整个故事显得文绉绉的,陈老板听着,总觉得没有穆琼讲的来的好听。
听完文达先生写的那个故事,陈老板就不打算再听了,不想张掌柜道:之前在申报上没看到你想听的消息,这报纸上……倒是有个故事叫《留学》。
留学?陈老板立刻就来了兴致:你念给我听听!
张掌柜先看了看,然后就念起来。
粤语在西餐馆响起。
小王等人都是很喜欢听穆琼讲报纸的,但这会儿张掌柜念的是粤语,他们听不懂,便不感兴趣了,只管自己聊天。
聊着聊着,他们突然感觉到有点不对劲。
之前陈老板听张掌柜念文达先生写的小说的时候,时不时就会冒出几句比如写得好、就该这样之类的话,还会用粤语马上几句,可这会儿,他竟然一点声音都没有。
他们纳闷不已,往陈老板那里看去,突然发现坐在柜台里的陈老板已经泪流满面。
英租界的一栋小洋楼里。
管家一大早,就把从各处送来的报纸全都拿进了屋。
早上下楼后,时间还早,这家四十来岁的男主人就拿出申报,阅读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子从楼上下来,他喊了一声爸,扫了一眼那堆报纸,拿了一份新闻报看起来。
接着,又有个中年妇人下来了。
妈。年轻人喊了一声,继续看报纸,中年男人则问:我娘呢?
娘已经起了,正在穿衣。中年妇人道,然后从一堆报纸里挑出大众报看起来。
妈,你怎么总看这种。年轻人道。
当个消遣,而且你奶奶喜欢听这个报纸,我先看了,等下正好可以念给她听。中年妇人道。
文达先生写的故事,这中年妇人是不喜欢的,觉得总是在杀人,看着烦,她一向喜欢大众报后面那些不怎么长的爱情故事。
不管是穷书生和大小姐,还是穷书生和狐狸精,她都爱看。
留学?这妇人翻开报纸,目光落在一个题目上。
她儿子整日嚷嚷着要去留学……她看了起来。
看了一会儿,她突然就哭了。
妈,你怎么大早上就哭上了?那年轻男人有点无奈:是不是一男一女分别许久,就要见面相认的时候,又有人死了?
不是……我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想哭……唉,你还是别去留学了!中年妇人道。
你这是看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了?年轻男人有些不高兴,一把抢过了大众报:我就说这种报纸,家里还是别订了!
他说着,目光落在《留学》这篇文章上。
起初他有些生气,一目十行地看,只想从中挑出错来,但看着看着,他的心态却变了。
他沉默下来,从头再看,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然后,他又生气了……
最后,他竟是一巴掌把报纸拍在了桌上:什么不去留学!就因为大家不能接受新思想,国家发展不起来,我们才会被人看不起!我看江振国想的就没错,我们要走出去,多学点知识带回来!
他拍了一下,又把报纸收起来:这个小说……读着还挺有味道!我要拿到学校里去!
不行,你奶奶还等着要听报呢!中年妇人连忙阻止。
年轻人只能把报纸放下了,咬牙道:没想到大众报上还能有这样的文章,我去买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