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更加的愤怒。
他顿了顿,柔声安慰了弟弟,才转头看着卫安和沈琛问:他可用的人手并没有那么多,他是文官,之前一直在任上,后来等我祖父去了,他才回家丁忧。到现在也还未曾起复,就算是算上我们家的镖局,也有大伯父的支持,他也不该能有这么大能耐的。
他背后肯定有靠山。
沈琛也点头:我们之前也一直在讨论这事儿,据我们推算,他应该是从你祖父去世之后才开始训练起这批人手的,你仔细想一想,这段时间,你们家里有没有什么比较特别的变化?
谢良成仔细想了想,才皱起眉头:自从祖父去世之后,他就在我祖父的墓旁结庐而居,整整三年都未曾下过山。
三年。
当初因为这事儿,还有许多大臣上书夸赞过谢二老爷是孝子贤孙。
荆西谢家的名望也因此更进一步,许多人家都以能求娶谢家女为荣。
可现在看来,这三年里谢二老爷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山上结庐,这是个问题。
现在想来,这三年里家里的确好像有了许多变化。谢良成看了赵期一眼,就道:镖局里头的人基本都换了,如今基本上都是往西域去运送货物……
这件事之前卫安就已经知道了。
一直沉默的赵期适时的应话:之前少爷把我们从镖局要出来就并没费什么力气,现在想起来,在少爷开口之前,我们在镖局就已经不得重用了。去西域的镖,大部分都是新的镖师接的,可他们也并不比我们这批老的强到哪儿去,时常听说是丢了镖,且还经常人财两空。可偏偏次次官府都判事主闹事……
卫安很敏锐,跟沈琛对视了一眼,替谢良成倒了杯茶才问:你的意思是,这镖失败也是有原因的?
赵期点了点头。
他本来就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很擅于从小事发现事情关窍。
卫安便示意他接着说。
他犹豫片刻,道:我觉得,他们好像目的不仅仅在于走镖,还在于敛财……
他顿了顿,又石破天惊的道:西北一片,做皮子生意的屡禁不止。
所谓皮子生意,是走私,跟关外的鞑靼互通有无,他们跟鞑靼换马匹和各类皮毛,而鞑靼他们要的…
是食物和铁器金银。
沈琛清了清嗓子。
赵期的意思是,谢二老爷竟然跟关外的鞑靼人有勾结。
这也不无可能。
可谢二老爷是怎么做到的?
卫安忽然出声提醒他们:当初楚王谋逆,里头有一条罪名就是勾结鞑靼……
楚王在西北的那条线一直没捉出人来。
而如果楚王并不是用的守关的将领,而是利用的拥有掌握西北大小镖局的谢家呢?
这也不无可能。
也能解释为什么谢二老爷拥有如此大的能力。
沈琛立即吩咐雪松:查一查平安镖局。
赵期主动请缨:侯爷,我也想一同去,我对谢家很是了解……
他冲卫安跪下,抬着头道:若是二老爷一天不除,您跟少爷就还是危机重重…
卫安便朝沈琛点了点头。
沈琛也并没说其他的便同意了,又让雪松他们注意些。
可是就算是去查谢家,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查明白的事。
卫安提醒沈琛:他们在京城除了谢二老爷之外,还有别的话事人。楚王早已覆灭,邱楚英和朱芳他们无一幸免,为什么谢二老爷独独可以独善其身?这个人……这么懂的逢迎和机变,恐怕早已经攀上了另外的高枝,用来当保护伞了。
否则他也不敢这么嚣张的设计她,甚至不怕她背后站着的郑王了。
沈琛听出卫安的言外之意,郑重其事的跟她保证:你放心,我一定会追查明白。
要抓藏在京城的这只黄雀,倒比查谢二老爷还要轻松一些。
------------
第545章 不速
之前卫安已经说过了,那帮死士们换的都是码头上做船工的人的衣服,那些船工们的衣服都是有定数的,没了还得重新去跟船总买。
是哪些人,一查便知。
这件事寒枫已经去办了。
谢良成见事情都说的已经差不多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出声询问:那我们是不是还不能回家去?
他们要是回去了,恐怕还会招惹出更多的事来。
而且永州府那边可能还认定了他们是山贼,到时候他们出现在家里,还会带给父母亲麻烦。
可是不回去,谢三老爷和谢三夫人一定已经快要受不住了。
卫安跟沈琛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