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读书阁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66节(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众人站在礁石边, 看着那对姐弟远去的背影吹海风。

赵老三带着几分感同身受道:那姐弟俩的爹娶得是个外地媳妇, 在这个闭塞的地方就有那么点儿出格。偏那女子也是个野的, 又会弄水、会打鱼的,两口子就一块出海,这可算是惹了众怒……

古往今来都有这么个规矩:女人不准上船。

玩乐另当别论, 但是押货、出海打鱼之类的正经活计都不许女人沾船, 说男为阳, 女为阴,而水本就属阴, 女人上去不吉利。

展鸰当即嗤之以鼻,呵。

狗屁的不吉利,不过是想方设法想把女人困在后头, 老老实实给他们生孩子当奴隶呗。

赵老三知道这位掌柜的不是等闲, 面色也有些尴尬,赶紧往后说:那俩孩子中间隔了三年, 可巧的是一天的生日,前几年夫妻两个想攒钱送给孩子们去外头的私塾念书,就在生日头半个月出海捞珍珠, 谁知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众人都跟着沉默了,闻言有些黯然, 显然已经猜到了后面的发展。

赵老三的讲述还在继续, 低沉的声音混着风声和远处起伏的浪花声有些模糊不清, 但反而越加凄楚了。

……村里的人都说是因为那个外来女人害的,也不知从哪儿传出来的话, 说这俩孩子本就不吉利,命硬,如今直接把爹娘克死了,也不知下一个是谁,越发不敢往来……爷奶也同他们断了往来,去年熬不住也死了,临了还留了话,不许他们戴孝……俩老人一去,直接坐实了姐弟俩命硬克人的说法。

众人就都抽了口气,大树忍不住恨声道:孩子做错了什么?这也太欺负人了!

现代社会没有披麻戴孝的规矩,展鸰和席桐对这些并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可对这些土生土长的大庆朝人而言,不许亲人戴孝这一条就比直接拿刀子戳你的心还狠毒。

郭先生听了直皱眉。他自认为在朝堂之上说出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的话就够狠了,谁知跟这个比起来,当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纪大夫已经忍不住跳起来,指着那两个还不知道在哪儿的爷爷奶奶骂道:糊涂蛋!这是想生生逼死这两个孩子啊!

确实,那爷爷奶奶可能没说什么坏话,既没打也没骂,但人家釜底抽薪,直接就不承认你是这个家里的人了,说你连给他们死后戴孝的资格都没有!

这事儿一传开,外头人还不指着两个孩子的脊梁骨骂啊?哪怕原先同情他们的,只怕也要在背地里偷偷猜测,是不是他们确实伤了天理,不然怎么连亲生的爷爷奶奶都要做的这么绝。

自家人都这样,外人谁敢再上前?

赵老三挽了袖子,小心的往下走,谁知道呢,唉。

到底是别人家里的事儿,况且他还只是个外地人,便是千万个同情也无可奈何。

这世道就这样,不幸的人多了去了,哪里帮的过来?

海水已经退的差不多,赵老三弯着腰眯着眼在石头缝中探索,那小伙计则是直接跑去淤泥地,蹲下找了许久,又抖开腰间小罐,从里面撒了点粗盐出来。

此地临海,食盐是不缺的。

一家客栈众人今天的装备不行,就都坐在高处,看的着实心痒难耐。

就见赵老三几乎以一种满地打滚的架势走了几十步,胳膊不断地在石头缝里掏来掏去,偶尔还用带来的小铲子吭哧吭哧弄一回,很是忙碌。

纪大夫努力伸长脖子看了许久,嫌不过瘾,又站起来看,抓耳挠腮的问:那是做什么呢?

赶海。展鸰道,这就是才刚说的赶海了。潮水退的快,经常会有些小动物卡在石头缝里,落在泥沙里,运气好的话赶在明天涨潮前抓出来,这就是赶海。

说话间,赵老三和他的小伙计就有些意犹未尽的回来了,展鸰笑道:天还没黑,怎么这么快收工?

今儿东西不多,再找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赵老三摆摆手,又低头看了看手中收获,索性递给她,倒是抓了些小螃蟹,且拿给少爷玩吧。

他递过来的小筐里倒有几十只核桃大的小螃蟹,因那小筐是肚大口小的倒置结构,螃蟹们都挤在一处,张牙舞爪的爬不上来。

那小伙计也用盐巴引了十来只蛏子上来,这会儿都一只只吐水,也跟着赵老三一并送了上来。

人家一番好意,展鸰也不便拒绝,当然,关键是想吃了……

她叫荷花和大树拿了,一行人便说说笑笑的回家。

回到小院里时,天已经差不多黑了,她亲自打了水清洗拿回来的小螃蟹和蛏子,众人都好奇的围过来看。

展丫头,这样小,能吃着肉么?纪大夫非常怀疑的盯着那些小螃蟹问道。

肉么,展鸰手上麻利的动作着,故意拖着长腔,等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起来了,这才哈哈笑道,自然是没有的。

哎~!郭先生和纪大夫知道被耍了,连带着展鹤这小家伙也跟着叹气。

没肉那还拿回来作甚?

专门给它们洗澡的?

恶作剧得逞的展鸰大笑几声,又指挥着大树换了一回水,这个就不指望着吃肉了,略裹一点面糊下油炸,或是原味,或是撒点五香粉,都好吃得很,当零嘴儿和下酒肴都不错,还补钙呐。

补钙啥玩意儿的,他们自然是听不懂,可只要有好吃这俩字,大家就放心了。

稍后展鸰又打发荷花出去从村中百姓那儿买了点菜,果然烧热了一锅油,将洗好的螃蟹丢到面糊里走了一遭便转入油锅。

锅里嗤啦啦响起来的时候,荷花才抱着个草筐回来,悲喜交加道:掌柜的,这儿也不知说什么好了,菜蔬还真不如咱们黄泉州丰盛呐,倒是有几样野菜。我同他们换了些豆子,咱们不如再生豆芽吃吧。对了,倒是有没见过的两样瓜,还有挺稀罕的林檎果,那大娘硬是掰了个叫我尝,十分甘甜,咱们那边可买不着这么新鲜的,我叫他们挑些好的,等会儿一发送过来。

林檎就是后世说的苹果,黄泉州是不多的,倒是在这儿遇上了。

一方水土还养一方人呢,更别提瓜果蔬菜了,这一带土壤盐渍化程度比较高,许多娇气的菜蔬是长不好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儿长得好的,到了咱们那边活不成也说不定,倒是那个瓜,展鸰十分感兴趣,是个什么模样?

之前肖鑫倒是帮忙弄回来一大车果苗,哈密瓜、葡萄都有,活倒是活了不少,如今葡萄藤也长得十分旺盛,直将两三个大爬架都爬满了,成就天然凉棚,可一点儿都没有结果的意思,听说至少得等两三年。至于那明显好几个品种的蜜瓜,也是光长叶不结果……

荷花形容了一回,倒是有些像后世的羊角瓜,只不大确定罢了。

管它是什么瓜,好吃就是好瓜!

过了约莫两刻钟,村长果然亲自带人送来了一大筐蜜瓜和一小篓林檎果,另有一布兜子大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