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走吧走吧。李家太太也劝着。
盛情难却,苏杏只好跟她们走一趟,心想出来遛遛也好,多认识几个人平时可以聊聊天。
山庄里的房屋,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只是庭园绿植与内部装修不同。
李家是中式设计,敞亮舒适,和谐温馨,家俱全是木质的,看着格外清凉雅致。
到了李家,发现来的客人不少,后花园里已开了两桌麻将。有人在院里摆开烧烤架式,有人在游泳,也有人在吃茶点,显得十分热闹。
瞧这阵仗,估计全庄的人都被请来了。
老韩和柏先生在三楼的茶室,要不现在我带你们上去?李家太太笑着说。
不用不用,我们又不是来找他们的。安馨兰忙摆手,你忙你的去,我跟苏苏去客厅跟人聊聊天。
临时起意办的小聚餐,李家媳妇确实有点忙,便去忙了。
我最怕人打麻将,那声音吵死人。见她走了,安馨兰悄声说,早知道有人玩这个我也不来了。
现在走也行呀。苏杏逗她说。
那不行,起码得坐十分钟。
坐在客厅的只有两位张家妯娌,她们是最晚搬进来的人家,性子直爽,跟苏杏、安馨兰很快便聊到一块。都是当母亲的人,孩子由家里保姆看着,难得一日清闲。
要不是安馨兰怀了四个月,几个吃饱闲的女人早已打车直接去景点玩了。
由于聊得来,说好坐十分钟就走的人全然忘了。
这时,门口又进来三个人,一男两女。
一男一女的年纪有三十多岁,还有一位应该称呼为女孩,约莫二十岁左右,面容青涩,皮肤白皙水嫩水嫩的。
安馨兰给苏杏低声科普,男的姓金,金融才子,未婚。那女的和我老公一个姓,叫韩芳沁,好像有三十七八了,是个单亲妈妈……也是山庄住户。
旁边那个满脸不耐烦的女孩叫韩芝,今年二十了。
不错,那位单亲妈妈十七岁怀孕,十八岁产女。孩子的父亲是她的初恋,当时大家未成年,冲动。那个男的现在有自己的家庭,而她未婚不是忘不了初恋。
事实上,她说她已不记得初恋叫什么名字。
之所以游戏人间,实在是因为这个世界太精彩,她舍不得为了一棵树抛弃整个森林。
对了,她也是一位作家,一位情感作家。
她出过多部作品,销售量均在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前五名,在文学界颇有名气。她在各国游逛体验生活,一旦有了灵感,便回来泉月山庄静心创作,是常住户。
蓝颜知己不少,床伴无数。
这不是流言,是她在一个访谈里透露的,当时真是一石掀起千层浪,引来很多争议。
有人骂她公交车,有人赞她有个性,敢作敢为。
挺有争议的一位风.流人物。
虽然安馨兰把对方说得很厉害,但苏杏不认识,包括未来那段记忆里也毫无印象。
正聊着,刚刚随母亲去了一趟后花园的韩芝闷着一张脸回到客厅,挑了张无人的沙发一屁股坐下来。
咦?芝芝,今天你怎么也来了?不是最讨厌应酬吗?张家妯娌打趣道。
韩姑娘无精打采,说话随意,我妈死活拉我来,有什么办法?随手抄过一只抱枕搂着生闷气。
苏杏这回是真的没兴趣了,馨兰,你还坐吗?我想回去了。
走吧,我回去睡个午觉。
安馨兰正要站起,谁知张家妯娌叫住苏杏:哎苏苏,怎么走了?芝芝母亲也是作家,你不去认识认识?她挺出名的,你俩同行肯定有话聊。
第474章
不了,改天吧,苏杏笑着拒绝,孩子在家我……不放心。
只是不等她说完,那位韩芝一脸好奇地打量苏杏。
你也是作家?写什么的?
网文。苏杏随口道,被打断的话也不提了,馨兰,走吧。
目送两人离开,韩芝挑眉撇嘴,怀里搂着抱枕在茶几上抓了一把零食吃。
哎,芝芝,写网文的,和你妈妈相比谁赚的钱多?张家妯娌很好奇。
她们不算老,但不爱看书。
平时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关注并更新自己的朋友圈,对文学方面确实不了解。
韩芝瞟她们一眼,漫不经心道:我妈跟她们没有可比性,我妈是作家,写网文的是作者。虽然都是靠一支笔混饭吃,但文学界的人很鄙视网络文学的,觉得很垃圾。
不会吧?我看她谈吐挺斯文的。
韩芝不禁在心内翻个白眼,这跟谈吐有个毛关系。
反正我妈说了,网文就像方便面,闻着香吃起来想吐,没营养。年轻人看了会不思进取,男的天天妄想用暴力成为救世英雄,女的幻想自己永远是受霸道总裁独宠的小公举,脑.残一样。
末了,韩姑娘很好心地提醒她们一句,你们家要是有孩子平时盯紧点,一入网文深似海,想爬都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