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坤宁宫里灯火通明,但此刻距离皇帝晨起早朝,也就两个时辰,估摸着皇帝是不会再睡了。
你去睡吧。玄烨往嘴里扒拉食物,一面说,养身体要紧。
舒舒道:我和皇上一道睡下的,睡得很好,何况白天没事儿就躺着。
她为玄烨盛汤:慢些吃,别噎着了。
玄烨忽然停下碗筷,看着舒舒笑:你的咸菜呢,朕也想尝一尝。
舒舒嗔道:又胡闹,那也不是好东西。
玄烨就是馋,非要尝一尝,舒舒只能命桑格去取来。
这是额娘亲自腌的咸菜,其他那些都在慈宁宫呢。舒舒很小气地挑了一小碟给玄烨,怪咸的,就着米饭吃,皇祖母不让我多吃的。
玄烨吃着下饭,又让盛了一碗,舒舒命桑格减半,对玄烨说:皇上近来总是饿极了才用膳,一下吃撑了可不好,距离早朝还有时辰,等下饿了,再进些。
玄烨说:朕这么折腾,你不能好生安胎,我很心疼。
舒舒用帕子拭去玄烨嘴角的汤汁,温柔地说:隔着交泰殿担心你,我才不得安生,哪怕每天只见一面,说一句话,你也要过来。这些日子也不骑马不练习射箭了,从乾清宫走来,权当是活动活动筋骨。
我每天都来。玄烨握了舒舒的手,朕把身体弄垮了,对战事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朕要更康健,才能稳定军心。
然而,玄烨的信心和坚强,并不能让清军无往不胜,吴三桂显然筹谋多年,每一步都算计到极致,而南方人心涣散,时时刻刻都在动摇,对朝廷很不利。
康熙十三年正月刚过,广西将军孙延龄在桂林起兵谋反,自称安逆大将军,迅速攻陷占据梧州、平南、浔州、富川诸地。
消息传入京城,玄烨急火攻心,孙延龄反了,耿精忠等必定响应,一夜之间,玄烨口中燎了一片血泡,难以张嘴进食。
坤宁宫里,玄烨靠在榻上,半张着嘴,舒舒用棉签沾盐点在伤口上,玄烨时不时疼得一抽,全部折腾完,他睁开眼,只见舒舒脸上挂着泪水。
朕不疼。玄烨冲舒舒笑,一点都不疼。
可是他的嘴角也有血泡,一笑,就拉扯得生疼。
舒舒伏在他胸口说:玄烨,在这里不用故作坚强,我不会为此害怕心慌,我只心疼你。
玄烨抚摸柔滑的青丝:太医不是说了,这火发出来好,憋在身体里才碍事。
话音才落,大李子飞奔进门,舒舒的心顿时提起来,她都不敢再奢望什么好消息。
但这一次,总算是能让玄烨松口气的事,在孙延龄叛变,耿精忠也蠢蠢欲动之下,尚可喜来函,表示将誓死效忠大清,竭其之力,可牵制两广一带十余万大军北上,恳请皇帝迅速调兵遣将,镇压孙延龄与耿精忠。
朕要去武英殿。玄烨精神大振,起身来,豪饮下一碗金银花茶,对舒舒道,你好生歇着,别担心,咱们说好的,大不了一起带兵打到南边去。
是。舒舒努力扬起笑容,目送玄烨离去。
皇帝从西侧门出去,径直奔向武英殿,这边厢灵昭刚好从翊坤宫出来,但没能遇上。
站在宫道上猎猎寒风中,一直看着皇帝的身影消失,她才问身边的冬云:不是说,皇上在乾清宫?怎么从坤宁宫出来。
冬云道:可能才刚去的……
灵昭颔首:那你把东西送去乾清宫吧,我也不必去了。
冬云手里捧着败火解毒的膏药,据说抹在嘴上一夜就能消了血泡,家里紧赶着送进宫的,娘娘本打算亲自送给皇帝。
娘娘,不急在此刻,过几日奴婢打听清楚了,您再找机会送去。冬云说,您担心皇上不是吗?
不错,我是担心他,而不是去邀宠露脸的。灵昭说,只要皇上安好,就足够了,你看他健步如飞,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说话的功夫,西侧门里出来更多的人,众人拥簇着皇后而来,舒舒的肚子越发显怀,走路也慢了。
我要去慈宁宫,有好消息。舒舒对灵昭说,一道走一趟吗?
灵昭也担心前线的事,便忙答应:臣妾来扶着您。
至慈宁宫,玉儿正好在书房,见她们一道来,便问:有要紧事。
灵昭搀扶舒舒坐下,她缓缓道:尚可喜来函,向皇上效忠,将誓死效忠大清,会竭力牵制两广一带的兵力。
玉儿放下西洋眼镜,揉了揉眉心说:是好事,如此我大清军队,能有时间调遣兵力。
灵昭问:太皇太后,这尚可喜可靠吗?
玉儿冷笑道:他虽是汉人,镇压广东反清复明的势力时,屠杀了无数汉民,满手鲜血,他若不效忠大清,也无路可走,汉人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第893章 玉儿之狠
见两个孩子都是忧心忡忡,玉儿笑道:吴三桂若不能打胜仗,何来的底气造反,古往今来的历史,都是由战争推进,相比从前,你们已是生于安逸。
舒舒和灵昭皆称是,玉儿又道:因是吴三桂造反在先,你们难免以为是敌强我弱,实则与叛军的兵力相比,朝廷的实力能绝对压制。然大清国土幅员辽阔,戍边之军不可动,安民之兵不可移,哪能真正将全部火力对准一个反贼。可若真要到了那一步,也没什么可怕,大不了就是破釜沉舟打一仗。
舒舒道:可惜大清入关三十年,老将军们都老,年轻的将士则不曾上过战场,如今初战不得胜,想来也有这些缘故。
玉儿不屑:那吴三桂手下,不也一样,连他自己都老了不是吗?我们三十年,他也三十年,他手下的年轻将士,一样不曾杀过人染过血,初时的胜利,能让他冲昏头脑,打仗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舒舒听来心潮澎湃:孙儿受教。
灵昭则道:太皇太后,恪纯长公主多次请旨入宫,更不惜跪在神武门外,你看,是不是见她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