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玉儿今天不惦记孙子吃没吃饭,早就听说玄烨把舒舒找去书房,俩孩子在那儿避开所有人不知捣鼓些什么,玉儿甚至担心地问苏麻喇:别是那个……
苏麻喇哭笑不得:您真是上年纪了,瞎操心。
且说翊坤宫挨着坤宁宫西门,这里有什么动静,翊坤宫多半能听见。
灵昭今晚就没什么胃口用晚膳,她听冬云说,天都黑了,皇后突然去了书房。
小姐,御膳房的主管求见。冬云站在屏风前,对出神的主子道,他们就在门外。
灵昭这才抬起头:这么晚了,做什么?
冬云说:您晚膳没动筷子,他们担心是不是菜色不好,要来请罪,并请您示下。
灵昭不愿搭理:你就说,是我不舒服,没胃口。
冬云很为难:说您不舒服,太医院的人就该来了,搞不好连慈宁宫的人也……
灵昭好不耐烦:这点事,你也应付不了吗?
冬云低下头:可宫里的规矩,也太多太细致了。
灵昭深吸一口气,起身来:把抽屉里的银元宝拿来,让他们进门吧。
为了不让事情变得麻烦,她许了御膳房的人一些银子,随便找了些借口,说她有些挑食,但这事儿不该让太皇太后她们操心,请御膳房的人斟酌体谅。
那些人收了银子,自然说好话,询问了一些昭妃娘娘的喜好,便退下了。
灵昭觉得很累,回到寝殿,还没脱衣裳,就一脑袋趴在了床上。
冬云担心地问:小姐,您是不是真的不舒服。
灵昭的脸埋在被子里,不想再搭理任何人,发出闷闷的声音:都退下吧。
康熙四年的最后几天,连绵大雪,除夕夜慈宁宫里张灯结彩,冰天雪地里,别有一番繁华。
舒舒一直跟着太皇太后,忙于应付那些贵妇人们,玄烨自然也不得闲。
待家宴终于散去,皇帝因要守岁,乾清宫灯火通明,舒舒也要在子夜时去奉先殿行礼,便只靠着美人榻假寐。
她不经意睁开眼睛时,却看见石榴在抹眼泪。
舒舒忙闭上眼睛,当作没看见,但心里明白,明天是婆婆的生辰。
石榴如此,那皇上呢?
舒舒睁开眼,石榴已经离开了。
她起身走到窗前,门外的宫女就听见动静进门来,向她禀告:娘娘,石榴姑姑去乾清宫了,要不要奴婢去找。
不必了,子夜前她自然会回来。舒舒说,对他们来说,繁华过后,就只剩下悲伤了。
是……门前的宫女悄然退下。
舒舒在心中默念:从此你的悲伤,自然也是我的悲伤。
第732章 请皇上亲政
然而,舒舒对玄烨有心,未必有力,祖父病重,意味着她很快将失去最有力的庇护。
阿玛虽然健在,是长房长子将来要袭爵支撑家业,可舒舒几乎能预见家族的将来,势必在祖父逝去后,变成一盘散沙。
阿玛平庸耿直,三叔精明刁钻,祖母又偏心……
舒舒坐回美人榻上,闭上眼睛,她还没有资格,为了皇帝的伤心而伤心,眼下,该先考虑自己的事。
不久后,石榴果然回来了,掐着将近子夜的时辰,来伺候皇后去奉先殿。
礼毕之后,玉儿叮嘱舒舒和灵昭早些回去休息,灵昭却突然问:太皇太后,明日是孝康皇后的生忌,臣妾能为孝康皇后做些什么吗?
玉儿道:什么都不用做,放在心里就行,她活着的时候,就不曾在生辰上铺张,不在了,更不能折腾。
灵昭略觉得尴尬,怯怯应了一声。
舒舒看了眼灵昭,她是真的在乎皇帝,还是仅仅为了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面前做个孝顺媳妇,这就难猜了。
玉儿不要俩孩子送她回慈宁宫,也早早把皇太后打发回宁寿宫,舒舒回到寝殿,看见乾清宫依然灯火通明,她问石榴:皇上除夕夜不睡的吗?
睡,只是……石榴垂眸道,孝康皇后去世后,皇上会在除夕夜,单独为母亲守一个时辰。
姑姑,方才昭妃问的话,其实我也想问。舒舒坦率地说,虽然是自不量力,可我也想能为额娘做些什么。
石榴的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不得不背过身子去擦拭。
皇后一直在她面前直呼小姐为额娘,一声声额娘,叫得亲昵暖心,可是小姐却永远也没机会亲耳听一听。
姑姑?舒舒愧疚地问,我是不是让你伤心了。
不不,娘娘,怎么会呢……石榴平静下来,吸了吸鼻子说,奴婢是替孝康皇后高兴。
舒舒将自己的帕子递给石榴:那我能做些什么吗?
石榴虽然满心感激和欣慰,可她明白,不论皇后做什么,都无法抹去皇帝的悲伤,万一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岂不是伤了两个孩子各自的心。
奴婢说句不该说的,娘娘,太皇太后给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放在心里。石榴道,真正放在心里,不自觉地就会从言行里流露出来,而不是刻意地去表现,您说呢?